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终宋 > 第155章 叙州

第155章 叙州

东翁,东翁。”李同禾低声提醒道,“东翁不必太过忧虑了,说句不当说的,东翁知叙州,其实根本管不了那些,再心焦又能如何呢?”
    “是啊。”史俊叹息道,“一知州,岂能管蜀帅大事?继续论城防之事吧,秋粮……”
    忽有仆役禀报道:“知州,有人求见。”
    “进。”
    “是,其自称朝廷委派赴任符庆县尉,这是拜帖。”
    史俊接过拜帖一看,皱了皱眉,递给李同禾。
    “李瑕,李非瑜?倒是我的本家。”李同禾道:“可这县尉怎就一个名字?也不说是哪年登科。”
    “边陲重地,该不会真遣初入官场之人。”
    史俊低声念叨一句,起身道:“到堂上见他……”
    ~~
    李瑕一行人乘船,由长江逆流而上。
    行至重庆府,聂仲由与林子离开,北上遂州投武信军。
    本来,刘金锁也有个小小的军职,是可与聂仲由一起去的,但聂仲由担心李瑕的安危,让刘金锁跟着李瑕,这是在临安时就说定的。
    与聂仲由、林子分别之后,李瑕等人又从重庆府继续溯流而上,过泸州,终于在九月九这天抵达了叙州。
    符庆县在叙州城南面八十里,说远不远,但蜀中道路难行,可以乘船由长江南面的支流符江走,还要再走一两天。
    李瑕打算在叙州歇一晚,次日再启程去符庆县,进城之后先拜会了知州史俊。
    其他人都在驿站歇着,他只带了韩承绪到知州府。
    此时在堂上看着,只见布置十分简朴,还有几分残破之意。
    茶水倒是不错,是当地的“鹿鸣茶”,不过应该也不贵。
    所谓“僰道出香茗”,早在周朝时,此地的僰王入朝祝贺,携带贡茶,自此中原始知有茶,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茶叶起源地之一。
    宋朝共设立八个茶马场,以茶叶换取马匹,大理国灭之前,叙州就有两个茶马场……
    这些,是李瑕被关押在提刑司时,从地方志里看到的。
    他一向认为努力比袖手空谈有用,以前如此,现在为官入仕也是如此。
    过了一会,知州史俊从后堂转出来,看了李瑕一眼,似有些诧异。
    李瑕与韩承绪站起身,拱了拱手。
    “见过史知州。”
    史俊恍过神来,抚须沉吟片刻,道:“有礼了,非瑜少年才俊也,多大了?”
    “十六。”
    史俊养气功夫不算好,轻呵了一声,没说什么。
    李同禾从韩承绪手里接过公文,递在他面前,史俊扫了一眼,方才开口道:“你曾受右相派遣,北上立功归来?”
    “是。”李瑕道:“朝廷不以瑕死囚之身,委以重任,国恩深重。”
    史俊有些疑惑。
    他刚收到程元凤的来信,信中却未曾提及新任的符庆县尉,对方若真是右相一系,岂能如此?
    何况,其人尚未加冠,又无功名,右相绝不该有如此奇怪任命。
    “是何人举荐你?”史俊问道。
    韩承绪听到这里,已感到十分为难。
    那公文上本没提是程元凤派遣,只有“枢密院”,史俊开口就问“右相”,既是试探李瑕,又是表明一种态度。
    此时,答什么都不好。
    “是丁相举荐。”李瑕已直接回答道,这瞒了也没用。
    史俊脸色冷淡下来,有些“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说也只有丁青皮一党,才能出这等不合礼制的任命。
    这李瑕的背景也好推测了……右相委任差遣,李瑕立功归来,丁青皮抢功,李瑕遂叛投丁党。
    今日叛投奸佞,明日便可叛投蒙古。
    史俊心头盛怒,面上虽不显,总之是看不上李瑕,那副好皮囊好姿仪落在眼中,反觉刺目……国事危急,犹以貌取士?边陲重地,以一稚童充任县尉,荒唐!
    李同禾亦是摇了摇头,眼见气氛凝固,尴尬地与李瑕寒暄。
    “非瑜……李县尉这字,是谁起的?”
    李瑕道:“幸得官家赐字。”
    李同禾一愣,只觉莫名其妙。
    此事怪哉,若说天子亲自赐字,本该是赏识之意,但怎会是“李非瑜”?
    名“瑕”有勉励之意,其尊长起名时想的该是以字补名,为“李成瑜”之类才是。
    想来,因李瑕立功,天子赐字以示表彰,但不屑其人品行,故而如此。
    主幕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已有明鉴。
    “非瑜得官家赏识,前途不可限量。”李同禾还是捧场,说了几句场面话。
    “谢宜斋先生吉言。”
    史俊懒得再敷衍,转入正题,道:“非瑜是哪天离开临安的?”
    “八月十五。”
    史俊问道:“可听说过枢密院为何更换蜀帅?”
    “瑕官低位卑,未曾听说过此事。”
    “可知新任四川制置使蒲使帅是否起行?”
    “不知。”李瑕道。
    他一直在逃命,得到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