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175章:爷孙辩论

第175章:爷孙辩论

销也是非常大的。
    其中最大的开销,自然就是在军备这一块。
    一个士兵每月需要两石三升,一年便是二十七石六升,如今大明常备军大约在一百二十万。
    不打仗的时候,将士们屯田,大部分自给自足没问题。
    只是这般大军,局部作战也是几十万的调动,每年至少都是千万石以上的军饷。
    这还仅仅只是按最低的大头兵口粮核算,实际上按照军中等级,中层军官当然会更多。
    每年的岁入税粮,约莫一半要用到军饷上面。
    然后是官吏的俸禄,还有庞大的其他方面开销。
    其实这般算来,好像还能剩下一些,但实际上这已经是目前最高的岁入了,在大明建国的那几年,税粮少得可怜。
    现在的岁入,还得去还前面的亏空。
    像是河南,这般大的灾荒,今年只能大范围免税,维持到灾荒过去。
    河南一年也才两百多万石的税粮,现在就单单二月至今不过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掉了二百多万石过去赈灾。
    其中还有赈灾军队的损耗,等于是灾民目前无法创收,只能靠朝廷养着。
    “其实关于在税收这块,孙儿有些不同的想法,爷爷听下,看是否能够施行。”朱英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
    “大孙快些说来听听。”朱元璋眼睛一亮,顿时问道。
    关于征收税粮这块,朱元璋可谓是伤透了脑筋,在实行方面也是反反复复进行修改。
    现如今大明实行独特的‘粮长制度’。
    在洪武四年的时候,朱元璋令户部计算州县田赋,以纳粮一万石为一区,选其中‘田土多者’的地主,担任粮长,负责该区田赋的督收和缴纳。
    粮长征收田赋,分为“存留粮”和“起运粮”,存留粮由本地州县开支,起运粮运往外地。
    其中运往京师的称为京运,运往外地卫所的称为“对拨”,“京运”部分则是由粮长亲自押运。
    粮长待遇极为优厚,凡粮长按时运粮到京师的,朱元璋往往亲自召见,谕劳嘉奖,有才能者还能留下做官。
    如乌程粮长严震,“每岁率先输粮”,得朱元璋嘉赏吗,目前授布政司参政。
    在洪武八年的时候,朱元璋还给粮长以律法上减罪的特权。
    粮长可不仅仅是运粮,还负责当地跟耕种有关的其他职能。
    朱英对于大明现在的赋税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今天他想提到的,便是关于丁银制度的问题。
    没有迟疑,朱英郑重对老爷子说道:“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