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安排她去负责这个项目,就是为了今天收网的。
公事是这个心思,私事是另外一层心思,也是耐不住傻柱的嘱托。
何雨水的亲事一直都是何雨柱的心病,李学武既然不愿意,傻柱也只能从他这边做工作,做文章了。
他是一点都不傻啊,似乎是赖上李学武一般。
李学武倒也干脆,宣传工作队多少年轻干部呢,又是进驻大学开展工作,万一能跟知识分子擦出火花呢?
“等明年吧,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了,你们就不缺高材生了。”
李学武抬了抬手,示意了楼梯的方向,道:“你要下楼吗?”
“中午了,一起吃个饭吧。”
谢兰芝主动邀请道:“就在食堂也方便,我想跟你谈谈辽东分行的工作。”
辽东工业胡可对红星模式很是推崇,他是亲眼见着红星厂发展起来的,所以心里的震撼也是无以复加的。
回到辽东负责工业工作以后便极力促成与红星钢铁集团的各项交流与合作,且不仅仅限制在工业领域。
上一次李学武代表红星钢铁集团拜会辽东主管工业工作的杜副主任以及胡可,双方谈的比较深入。
胡可做主,邀请了红星资本和教育以及其他项目考察辽东。
校企合作在这个年代属于常规操作,尤其是有上面的政策和指示。
就算没有企业合作,学校也会建立自己的企业,供学生实习和工作。
算得上是这个年代的产物了,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企业。
就连小学都有,只不过小学生不用去工作,多半是生产教学工具或者文具以及纸张的企业,还有印刷。
李学武小时候就做过老师自己印刷的卷子,因为油墨和工艺不达标,每次都要很小心,否则就一手黑油。
辽东工业的主动和牵线搭桥,李学武想的也很明白,无非是拉着红星钢铁集团上车,他们看不准前面的方向,便找个赶车的来驾车往前探路。
如果红星钢铁集团发展的好,那辽东工业其他企业有样学样就行了。
红星钢铁集团有能力也有实力开辟对外贸易和投资,辽东工业也想搭个顺风车,发展工业和贸易。
同样的,十大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辽东也有分公司,这一次的多方面合作不能说没有他们的推波助澜。
羊城出口商品交易会背后站着的就是他们,而红星钢铁集团要在津门搞北方的贸易会,他们也知道了。
或许是因为红星钢铁集团情况特殊,又有外经贸干部下场指挥,他们还没有登门联系,但并不妨碍双方的试探。
李学武没有主动搭理,但也没有明确拒绝,且拭目以待吧。
-----------------
6月4号,李学武回到了钢城,没绕去津门,选择了铁路的方式。
现在是夏季,如果从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河畔码头乘坐客船出发,经过津门联合贸易中心,再出海进入渤海湾直达营城,再乘坐内河客船可直达钢城,或者乘坐火车直达钢城。
李学武是嫌费事,更懒得上船去承担风险,坐火车还是很安全的。
老李惜命,他也不是玩命的性格,这一点周亚梅是最清楚的。
李学武是下午三点钟到家的,她也提前回来帮他收拾。
“不是跟你说了嘛,每次回来都要带这么多东西。”周亚梅心里感动,嘴上又有些无奈地说道:“你也不嫌累,都这么大的领导了。”
“孩子喜欢吃,能有多累啊。”李学武笑着看了看楼上问道:“之栋上学去了?”
周亚梅瞥了他一眼,道:“今天周三呢,不上学干啥去。”
“你也不要过苛责,他已经很好了,学习又很努力。”李学武一边脱着衣服一边讲道:“望子成龙可以,但也不是这么个办法。”
“我对他要求高,可不是要求超高。”周亚梅认真地回答道:“也就是你来这半年他活泼了,可也散漫了。”
“他都知道跟我顶嘴了。”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周亚梅收拾着李学武带回来的京城特产,有些唠叨地讲道:“就今天早晨……”
李学武听她唠唠叨叨也没回应,自己去卫生间放了温水,准备洗澡。
这年月不论乘坐什么车厢,硬座也好,硬卧也罢,就是软卧该没有空调也是没有空调的,热了可以开窗子。
后世的高铁和快速列车都不让开窗户了,因为风太大,能把人卷飞了。
这个时候不是,每到一个站台乘客不用下车,只要打开窗子便能从站台上的服务人员手里要开水喝,只要你有杯子。
另外,站台上有车站三产人员抱着泡沫箱子卖雪糕、冷饮和小吃,车厢里也不禁止吸烟,啥味道都有。
软卧车厢会好一些,乘客的素质也会高很多,不会轻易制造异味。
但半天一宿下来,这身上也全是汗味和烟味了,他戒烟以后鼻子敏感的很。
“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周亚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