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139章 顺着网线来催更!

第139章 顺着网线来催更!

2度,医者单凭触感其实是很难感应出来的, 因为医者不能保证自己的体温也正常。
    而在医学概念中, 37.2度已经可以算是体温过高的前兆了。
    因此徐云制作出的这个‘体温计’, 从医学角度上来说,重要性甚至不下于粉笔!
    当然了。
    考虑到水银有毒的情况, 温度计的普及肯定要比粉笔严格一点。
    “风灵月影宗......”
    老苏不禁喃喃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宗门啊......
    在过去的这几天时间里, 他不是没有去翻阅过资料。
    然而在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中, 没有一本古籍记录过这个宗门的消息。
    但另一方面。
    这个宗门大概率是存在的:
    因为除了隐世宗门之外, 没有任何说法能够合理的解释徐云具备的能力。
    当然了。
    从玄学角度来出发,仙神转世的‘生而知之者’也能解释徐云的情况。
    但从理性角度上判断,一个隐世宗门传人的身份,无疑要比仙神之说合理的多。
    毕竟悠悠数千载的历史中,遗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公输子所制作的木鸢,传闻可以不需要任何外力,便在空中飞行三天三夜不休止。
    可如今数百年过去, 公输班的技艺早已遗失,后人只能靠脑补这等奇物的样式。
    其实别说公输班了, 就说老苏自己吧:
    谁又能保证,他所创造出的诸如吸涌之类的物件,后世之人又能尽数所知呢?
    时间, 可以磨灭一切。
    因此历史上存在有这么一个隐世的、已然破灭的古代宗门,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这个宗门传人混的有些惨,成为了某些人手中的玩物, 不久前才逃了出来......
    随后老苏深吸一口气,看向徐云:
    “小王,你先前所提的各类材料已经接近准备完毕了,包括你所说的火山琉璃石。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再过两到三天,物资方面便能全部准备完毕。”
    徐云了然的点了点头。
    在不久前小赵离府不久,宋徽宗便同意了小赵的要求,批允了一大批的物资和经费下来。
    加之老苏自己拥有的人力物力,等于说前后两个星期,便将徐云所需要的物力尽数准备好了。
    以眼下这个时代的效率来说,这个耗时甚至可以算是“奇效”概念了。
    而就在老苏与徐云交谈的同时。
    汴京城外。
    哒哒哒——
    只见此时此刻。
    一条自东向西、连接着大名府与汴京城的大型官道上。
    正有一辆马车正快速且平稳的行进着。
    眼下这个朝代不仅是华夏经济最繁荣的年代,也是交通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比如以都城汴梁为中心,北宋朝廷修建了各路、府、州、县通往汴京的“官道”,向四周扩展。
    陆路交通连接西京、应天府、大名府,道路线成网状延伸。
    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密密麻麻的道路交通网络。
    行人只要沿着官道出发,便可以到达任意地点,出行十分方便。
    不过再平稳的官道终究还是比不上后世的国道,尤其是路线一长,路面上总是会有一些石子或者凸起存留。
    只见马车在进行了一段路后,车轮忽然碾过了一颗拳头大的石子。
    受此异物影响,车厢顿时微微一晃。。
    虽然这种程度的颠簸,并没对马车的物理结构造成太大损坏。
    但车厢内一位原本正在潜寐的老者却因此一惊,缓缓睁开了眼。
    只见老者揉了揉眼睛,鼻翼间呼出一口气息,对着车外道:
    “重平,咱们到哪儿了?”
    片刻后。
    呼啦——
    马车的布帘被人从外部掀开,一位坐在马夫边上的老仆探头入内道:
    “老爷,前边三十多里便是陈桥驿了。”
    “陈桥驿?”
    老者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微微颔首:
    “我明白了,你且退下吧。”
    陈桥驿,原名陈桥村,在后周时设了驿站,便改名成了陈桥驿。
    不过就是这个只有六间屋子的小驿站,在史册上也是留下过名字的: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举行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宋朝。
    史称北宋,定都开封。
    而陈桥便被列为宋史卷首,遂永载史册。
    在眼下这个时代。
    陈桥驿担负着北宋朝廷大量的政令、军事情报传递任务,以及负责迎送和安排过往官员的住宿。
    并且随着往来客人日益增多,促进了该镇商业贸易的发展,市场贸易日趋兴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类似松江之于魔都。
    等再过五年。
    宋徽宗还会下诏,改驿站为“显烈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