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160章 烂到底的西军(5K)

第160章 烂到底的西军(5K)

位, 继续压低声音道:
    “除了空饷之外, 另一个内乱便是......克扣军功!”
    说着他从兜里取出了几块官银, 在手上颠了颠,苦笑道:
    “说出来宗兄可能不信,王某从伍至今大大小小数十战,这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赏银。”
    “往昔但凡是朝廷所赏官银,十两入册封装,最终能到手的不过一两而已。”
    “哼╭(╯^╰)╮,岂有此理!”
    宗泽平生最恨贪腐, 听到王禀的这番话,顿时忍不住了:
    “王兄, 莫非军中就无人上诉伸冤?”
    王禀苦笑着摇了摇头,用‘你很天真’的目光看着他:
    “伸冤?哪有那么容易?”
    “那些人精着呢,抚恤款从来不贪, 只贪赏银,寻常军士哪只赏银可到手多少?”
    “每当军士们收到家中捎寄的信件,得知阵亡同乡的家属尽数收到抚恤款, 知晓身后之事有保障,谁会去计较赏银名目?”
    “纵使真有士官上奏申诉,告书也压根到不了官家面前——我朝虽是重文轻武,但文武之间却并非没有交集,那些人早就把上上下下打点好咯。”
    一旁的徐云闻言,脑海中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名:
    李纲。
    当然了。
    这个李纲和后世那个李刚没啥关系。
    他乃是北宋末年的一个人物,也是私德和能力相悖的典型代表。
    李纲组织过汴京保卫战,也与汪伯彦和黄潜善为首的投降派进行过尖锐的斗争。
    从立场角度上来说,是个抵抗派的典型代表。
    此外他也是宗泽的坚定支持者之一,死前都在支持岳飞抗金斗争。
    从贡献角度上来说。
    他是南宋当之无愧的良臣,提出的方案甚至可以算是‘中兴之策’。
    但与贡献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的私德。
    中伤吕好问这个污点就不说了,此人贪财的毛病也相当厉害:
    他一边支持整顿军政腐败,颁发了新军制二十一条。
    另一边呢, 转眼就把补偿的慰抚款给贪腐了七成.....
    他在担任南剑州沙县税务的时候,也学着西军搞贪腐, 四年贪污了五万多贯钱。
    其实吧, 李纲的情况不是个例。
    整个北宋末年的西线将领里。
    除了刘法、老种、老折三人外。
    哪怕是王厚这个知名老将,也曾干过贪腐款项的事情.....
    “财帛动人心呐......”
    宗泽叹息着摇了摇头,与王禀对了杯酒,又问道:
    “王兄,除了内乱之外,不知外乱又是所谓何事?”
    这次王禀依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宗兄,你在边陲之地当过知县,那么应当清楚,我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何处。”
    宗泽点了点头。
    他最初任职的地方是大名府,也是一个边陲重地:
    “我朝西线对峙西夏,北方则有辽人虎视,除却二者之外,剩余的羌人、倭寇不过冢中枯骨耳。”
    王禀微微颔首:
    “然也。”
    如果把宋朝的版图比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这个人的右手边是大海,正前方就是辽国。
    十点钟方向是西夏,右边则是吐蕃和大理。
    其中对宋朝威胁最大的便是西夏和辽国,其中宋辽的争端要少点——倒不是因为辽人佛系,而是因为在95年前,宋朝和辽国签下了着名的澶渊之盟。
    有些人认为这是丧权辱国,有些人则认为是明智之举。
    总之在澶渊之盟签订过后,宋辽两过明面上的纷争要少了很多。
    甚至还发展起了比较繁荣的跨国贸易。
    但是和平归和平。
    就像后世的鹰兔一样,在宗泽这样的宋人眼中,辽国依旧是个潜在的敌人。
    听着宗泽口中流露的怨气,王禀沉默片刻,缓缓道:
    “那么....敢问宗兄,可曾听说过女真一族?”
    “女真?”
    宗泽一愣,沉吟片刻,略带不确定的道:
    “王兄所说的女真,莫若是辽阳以南的珠鞥人?”
    王禀点了点头:
    “不错,正是此族。”
    宗泽见说眨了眨眼,疑惑道:
    “王兄,宗某听闻辽朝在消灭了靺鞥人后,珠鞥一族一分为二。”
    “两个部落分别名曰生女真与熟女真,似乎有些类似臣服我朝的羌人部族。”
    “怎么,听王兄之意,女真一族似乎颇具威胁?”
    王禀轻轻摇了摇头:
    “只是一种预感罢了,王某在西线征战之时,曾听闻女真部族中出了个名叫完颜阿骨打的战士,据称勇武无双。”
    “近些年辽人的道宗皇帝怕是也快不行了,九年前耶律延禧便被立为辽皇继承人,道宗一旦故去,必是此人上位。”
    “但此人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