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本章存在大量科普所以第二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

就是‘直指大道本源’的万物母气,但没发现之前你就是没办法获奖。
    同样的道理。
    由于迄今为止实验方面尚未发现“霍金辐射”,所以霍金的理论还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自然也就不能得到诺奖了。
    同时提及霍金, 基本上还会提到另一个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此人便是杨老。
    舆论方面对于二者的争议持续了有一二十年, 从圈内到圈外, 提及一人便必然会提及另一人。
    比较客观的说。
    成就方面杨老是要高于霍金的,纯理论方面霍金则要优秀一些。
    截止到目前来看。
    杨老在现有科研领域的综合贡献要高于霍金。
    杨老的成果成为了很多物理乃至数学领域相关分支的根基理论,譬如yang-mills规范场理论、yang-baxter方程等等。
    这些都要比霍金最具代表性的成果高上不少。
    霍金的领先区域则在于理论的援引,例如他的论文引用次数是杨老的两倍以上等等。
    二者的贡献,其实可以用另一个比方来直观的描述。
    在很早很早以前。
    阿基米德开凿了一个山洞,可以住人。
    加利略觉得山洞太简陋了,他挖了一个坑,想盖房子。
    他就找来了一个叫牛顿的包工头,带着开普勒,胡克,笛卡尔等一群小弟打下了地基。
    后面几百年。
    包括法拉第在内的一群物理学家在这个地基上,盖了一座看起来漂亮而完美的房子。
    然后开尔文说房子盖完了,大家都进去去住吧,所有一切已经完美了,物理学家没事干了。
    就是天怎么不晴啊,头上还有两片乌云?
    结果乌云的制造者麦克斯韦噼下两道闪电,房子塌了。
    麦克斯韦说,盖尼玛的房子,眼光能长远点吗?
    于是包工头二代爱因斯坦出现了。
    他先带领洛伦兹等小弟,盖了一层楼,楼名狭义相对论。
    后来他小弟都不用了,在这一层楼的基础上,独力盖了一整栋楼!
    不过这栋楼虽然盖好了,但它的装修却还没搞定。
    后面的科学家,什么史瓦西啊,霍金啊,都是在爱因斯坦这栋楼上搞装修的。
    霍金差不多就是装了一面墙。
    盖完这栋楼后。
    爱因斯坦又喊上了普朗克,波尔,海森堡等人,在隔壁盖了另一栋楼,也就是量子力学。
    从外观上看,这栋楼似乎更牛逼一些。
    而杨老呢。
    则在这栋楼里打了一个电梯井,用标准模型贯通了这栋楼。
    后来人们发现两栋楼连不起来,威滕这些人就用弦在那里搭桥。
    目前看来只是一道彩虹桥,不能走人。
    至于未来就不一定了,也许彩虹桥就是真理呢?
    看到这里。
    杨老跟霍金的贡献就好判断谁高谁低了:
    一个装修了墙,一个打了电梯井。
    至于跟盖楼的爱因斯坦和打地基的牛顿就别提了,这是真没法比。
    当然了。
    如果霍金的一些理论能被实验证明,那么情况便另当别论了。
    只可惜由于一些原因,很多人没法对杨老的成就有个具体理解。
    大多数人提及杨老,都只会想到两个字:
    国籍和婚姻。
    这对杨老其实是不公平的,他在某些意义上可以说成为了另一个老苏,在成就方面与社会大众之间隔了一层很厚很厚的信息壁垒。
    同时既然提到了杨老,这里也再纠正一个错误的传闻。
    就像那句霍金比肩爱因斯坦一样,网上也有很多营销号传播过这样一个标题:
    《自然》于2000年评选了千年以来最伟大的20位物理学家,杨老是唯一一个在世的人物,也是唯一个华夏人。
    这个传闻看上去自豪感满满,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很可惜的是。
    和当初提及过的虚假黑客教父郭盛华一样,这个传闻其实也是杜撰的。
    目前很多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2000年出版的所有期《自然》杂志,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在2000年《nature》出版发行的51期杂志中,并没有任何评选物理学家的榜单。
    另外在nature网站上的高级搜索模式中——也就是nature.\/search(前面加三w),搜索杨老的名字,同样搜不到这个内容。
    那么这句话是哪里出现的呢?
    经常使用浏览器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百度有个很有意思的功能,叫做“自定义时间搜索”的功能。
    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很容易的找出,前文关于杨老和《自然》杂志榜单的谣言最早来源于何时、何处。
    经过简单的搜索很容易可以发现。
    在2014年11月27日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