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控制系统,由微型计算机、传感器、执行机构等单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比起机械传动来说,故障率低、传动率高,而且还能够完成复杂的操作。
就像一个人在电脑上能各种甩狙、爆头,但实际上手,那是各种脱靶。
电控所能达到的效果,就相当于让人无需考虑身体素质,跟玩电脑游戏一样,操纵机械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
而阿加慕斯在特拉菲扎上所使用的神经传导技术,则是比电控更加先进的操纵方式,接入神经、直连大脑,连动手都不用了,直接让大脑用意念来控制,庞大至极的机甲都能做到如臂使指,这技术绝对是‘黑’到没边了。
要知道,人类自己的神经系统,其传递速度一般为每秒五六十米,用在身高不过一两米的人类身上,那是相当快的速度了,可是放大到五六十米高的机甲上面,就会产生以秒为单位的延迟。
相当于,踩了个钉子,要一两秒才能传递到大脑,然后再花个一两秒才会抬脚,这一来一回的三四秒的延迟,智障都比这反应快,还谈何战斗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适配的是人一两米的身高,自然不适合几十米高的巨型战甲,大脑亦是如此,能够轻松处理的是为人时的信息,一旦换成几十米高的巨型机甲,工作量剧增,自然处理不了。
但幸好,有千叶诚这个总是到处跑的奥在,他之前去那个糅杂了《环太平洋》和《新·奥》等多个世界的地方,除却帮着解决问题外,还带出了不少的‘黑科技’。
比如说那个将两个人的大脑完全连接为一体的经元浮动链接与意识共感系统,非常的先进,但也足够落后。
先进点在于大脑神经元浮动连接技术,不仅能将两个人的大脑完全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还能让人与机甲完全的合二为一,做到如臂使指的操纵几十米高的巨型机甲。
这技术可以说‘黑’到没边了,但也只是技术黑,硬件上就很不足了。
机甲猎人之所以需要两个人驾驶,就是因为单人无法处理传递来的巨量信息,从而让大脑超负荷,以致于死机和受损。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信息过滤太少和处理效率太低。
举个例子吧,人走路的时候,不需要大脑用主动意识去控制身体的每一条肌肉、每一根韧带、每一块骨骼,乃至每一个细胞的,只需要在意识中想‘往前走’就行了。
出拳踢腿时亦是如此,大脑不需要控制每一条肌肉输出多少力、韧带拉动多少度、骨骼发力多少等信息,而是靠着‘肌肉记忆’这样的习惯成自然。
这就像打仗一样,统领百万大军的指挥官,要做的是下令哪个师守住哪个阵地,哪个师要负责穿插、哪个师在哪个地方设伏,而不是给每一个士兵下令要做什么,比如来个‘机枪阵地前移五十米’。
否则的话,即便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一个士兵给一秒的指令,一天最多也就指挥八万六七千人而已。
百万大军怕是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部署到位,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小时一分钟说不定都能改变战局,等你一个人一个人安排好了,怕是黄花菜都不是凉了,而是烂透了。
人类也是这样,大脑的主动意识所下达的指令都不会是具体到骨骼、肌肉,而是腿、手等这样的整体,而之所以不需要具体下令,就是因为人长久养成的‘肌肉记忆’。
毕竟每一秒都在控制着身体,熟练度时刻在增加,又怎会不熟悉呢?
可换成机甲就不一样了,再怎么勤学苦练,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机甲驾驶舱里面,即便能够这样做,人对自己身体的熟悉,可是以年为单位。
机甲呢?
别说几十年了,怕是十年就要换一代了。
熟练度自然远达不到,那这其中的差距就需要主动意识来弥补了,相当于说平白增添了很多的指令,而且一点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出现左脚踩右脚、左腿绊右腿的情况,对大脑的负荷不可谓不重,不过载才怪呢。
而解决办法都是把操纵机甲的具体指令,也就是人体的‘肌肉记忆’,编辑成简单快捷且方便的程序,就像人用电脑上网查资料,只需要打开网站就行了,而不用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编程序。
因此程序与芯片的好坏、强弱,决定着机甲操作系统的性能如何,就如同防卫军时代的飞行员,如若战斗机的性能落后于对方,就只能用技术来弥补,以致于王牌飞行员才能和对方一般的飞行员差不多。
机甲猎人就是这样,不管是软件的程序,还是硬件的芯片,都远不如科技较为均衡发展的tpc,因而同样的技术,tpc搞出来的神经元浮动连接操作系统,说是至少领先一代,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再加上特拉菲扎现成的例子以及阿加慕斯的技术补充,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将大量‘无意义’的重复信息,全都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