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218章 新的方案

第218章 新的方案

能力的。
    当然,楚歌也没打算让刘知恩去白忙活,他已经想好了要给武德司什么样的好处。
    首先,他向刘知恩表示,要向皇帝申请,提高武德司的俸禄和各项待遇。
    其次,他画了个饼,告诉刘知恩,只要这件事情办得顺利,让皇帝开心了,那么武德司未来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
    最后,他阐明利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想在文君实等重臣面前找回场子,就这一次机会。
    楚歌表示,像自己这样帮武德司的宰执,可是千载难逢的。如果换了个其他人,只会跟文君实一起,把武德司往死里打压。
    到时候,武德司的这些人别说丢官了,恐怕都得下狱。
    这次楚歌并没有拿慷慨陈词的天赋,而是拿了“低调行事”。
    但一番说辞之后,刘知恩却被彻底说服了。
    因为楚歌分析得实在太对了,几乎每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里。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归序者天赋的加持,他也会对楚歌死心塌地!
    刘知恩不仅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反而发自内心地要尽全力帮助王文川,办好这件事情。
    ……
    等刘知恩离开之后,楚歌这才像个大反派一样微微一笑,继续埋头于桌上的新法方案。
    虽说他现在已经把党争放在了第一位,但新法的事情,还是得象征性地推进一下的。
    首先是官制法。
    这是皇帝心心念念的东西,当然要放在第一位。哪怕其他的法条全都不要了,这条也得保留下来。
    其次是青苗法。
    这是王文川变法的核心,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条。从之后的结果来看,确实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但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造成了不少农户的破产。
    楚歌想了想,直接把青苗法划掉。
    暂时不适合实行青苗法,留到以后再说。
    均输法、市易法。
    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但这一条在旧党眼中,属于是与民争利的行为,而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难达成想要的效果,最后给国家带来的财政收入也不多。
    先不考虑。
    保甲法,意义不大,不考虑。
    免役法是王文川最自信的一条,而且,保守派中的不少大臣,其实也是支持免役法的,只是对免役法的一些细节,有不同意见。
    除了文君实这个奇葩在晚年要求在几日内废掉免役法之外,其他有不少旧党成员,都转而支持了免役法。
    而且,免役法是在新法中,给国家带来财政收入最多的一条。
    所以,楚歌考虑一番之后,决定将免役法保留。但其中的细节要做出一些调整。
    按照王文川原本的方案,免役法要向所有人收钱,而旧党中有人认为,免役钱应该只向富户收取。
    楚歌考虑一番之后,决定折个中,对一些单人户、孤儿寡母之类的特殊群体,不再收取免役钱。这样虽然会减少一些收入,但至少做出了一种“爱民”的姿态,也可以争取旧党中的一部分人。
    当然,楚歌也知道下边的执行很可能会走样。但没关系,至少在最开始“辩经”的这个阶段,可以给自己很大优势。
    农田水利法,是个利国利民的法条,而且争议不大,保留。
    裁兵法、军器监法是针对军队的,前者规定士兵五十岁之后必须退役,测试不合格的禁军降为厢军,厢军不合格的降为民籍,后者规定由军器监督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这两条以后世的标准来看都算是成功了,保留。
    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则是以经义和策论为主,提高了科举取士后选拔人才的实干能力,这条也算成功了,而且比较有用,保留。
    最后,楚歌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变法内容,从头捋顺一遍。
    官制法,免役法(部分底层群体免征),农田水利法,裁兵法,军器监法,贡举法。
    这些内容肯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都实行,楚歌的想法是,先尝试着推一下管制法、免役法和农田水利法,之后再慢慢推进其他的。
    按照王文川变法之前的方案来看,这份新的方案显得不疼不痒的。
    引发的反对声浪确实会比之前小得多,但这些方案就算全都顺利实施了,也救不了逐渐病入膏肓的齐朝。
    而这正是楚歌想要的。
    他现在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变法,而是为了铲除异己。
    这份方案,既可以让皇帝看到自己为了变法而积极奔走、进一步强化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好印象,又能切实地提升国库盈余、让皇帝确定新法的效果,还可以暂时和缓与除文君实之外的守旧派官员的矛盾,对他们起到麻痹的作用。
    甚至楚歌还会主动向旧党示弱,赞成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看法。
    但在暗地里,楚歌会派出武德司,开始不断收集旧党官员的把柄,找到各种理由,将他们送出朝堂的权力中心,或是贬谪到岭南不毛之地,或是罢官下狱治罪一条龙。
    而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