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无限剧本:玩家慎入 > 二百一十八章 谁与争锋(楔子)

二百一十八章 谁与争锋(楔子)

    四象山是座高山,高的耸入云端。
    四象镇是座小镇,小到默默无闻。
    自公认的武林第一无常剑周止死后,这四象镇的名声,也是衰弱下去……
    须知,此处的“小”是指名气,而非“大小”,若非要说大小,这四象镇也是池州府辖内最大的镇子,商人官员,贩夫走卒,往来于市,络绎不绝。
    在这条甚至连源头都没有的消息放出来之前,四象镇的居民和商贾们恐怕都想不到,这里居然有朝一日汇集了天下各路武林高手。
    他们有些奉门派之命下山一探究竟,有些则是来单纯长长眼界;有的是来凑凑热闹,有的自恃不凡之辈则是想将那长生诀吞入囊中。
    实力鱼龙混杂,目的千奇百怪,然而不可否认是,四象镇这么一个小镇子,如今还真的成为了江湖血雨腥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湖?
    不错,江湖。
    江湖最重要的是什么?
    名气。
    名气靠什么闯出来?
    实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江湖与庙堂的区别,正正巧巧就出在这“规则”上。
    庙堂的规则复杂:君臣佐使,权力制衡,皇帝想着法子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君舟民水,民贵君轻,迂腐而精明的士大夫们打着“民本”的旗号一点点攫取着金钱与势力。
    正是讲究一个四平八稳。
    江湖的规则简单:强者为胜,胜者为王,实力即为衡量一切的硬通货。
    名气,道义……谁赢谁说了算。
    庙堂在乎面子,可江湖不在乎。
    即使是庙堂之上,那宋襄公空有一身“道义”,可终究实力不济,终究身死国破,一世骂名。
    而江湖之上亦然,若这名气与道义是打人的借口,实力就是打人的拳头。
    如今传言这长生诀中元节当晚将会现世,有实力争夺者自然不在少数。
    其中,负有盛名的竞争者则也不在少数。
    其一,北直隶的青云门,南直隶的以锋派,北拳脚南刀剑,遥遥隔两河相对,两派掌门人虽坐镇宗门不动,然而其门下关门弟子却是齐齐下山,一北一南奔着四象镇而来。
    且说其一,这北直隶青云门的首席弟子名曰陈星常,星河之星,常凡之常,江湖人称“大开碑手”。
    比起掌门关门大弟子,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青云门掌门陈滦峰之子,根正苗红的名门正派。
    由于父亲的缘故,他自幼便练得一身拳脚功夫,不同于江宁府南风门的花拳绣腿,青云门功夫讲究稳、准、狠,招招式式毫无犹豫,以刚劲见长。出手即收手,收手必杀人,练得是出招断气的杀人功夫。
    论为人处世,陈星常是光明磊落,能让一步绝不贪功,与青云门“只诛奸邪”的门规一般,为武林传为佳话。
    十七岁华山会武力挫白眉教,二十一岁杀邪派永宁门上下二百一十人,兼青云门华北第一门的底蕴和实力,年仅二十三岁便在江湖上立稳了年轻一辈在江湖上地位。
    排云掌,开碑手,铜手铁臂镇北斗。
    此下江南,必是青云门意有所指。
    再论其二,南直隶以锋派剑气堂堂主兼老掌门入室大弟子,“绕指柔”虞镇华。
    说来也怪,这以锋派,本就是南派武林中的异类。
    南派武林,修的是以柔克刚的功夫,乃是四两拨千斤的化劲,与北派武林以强胜强、一力破万法的功夫截然不同。
    然而这以锋派立门之初,本在陕州凤翔府灵鹫山开宗立派,修的是剑,却是北派那刚猛路子。
    后靖康之时,金人南侵而二帝北狩,以锋派弟子力主抗金。然而唯一陕州守将李彦仙城破被俘后,陕州几乎全境沦陷,以锋派亦不能幸免于难,只得举门南迁,往江南而去,并在南直隶一带落户生根。
    因此,以锋派虽是南武林宗门,却走的是刚猛的剑招路子,传承上和南派武林则没有丝毫关联。
    师承北方,只是地处偏南,以锋派在南武林这花样繁杂的功夫里可算是独树一帜。
    可若是说到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虞镇华,却又总是避不开提到这南武林的“阴柔化劲”功夫。
    在以锋派,他是个怪胎;可放在整个南派武林当中,虞镇华却又毫不违和。
    以锋掌门赵念慈的剑,杀人用斩。
    而虞镇华的剑,杀人用刺。
    他那一柄绕指柔,虽是精铁百炼后所得的长剑,在他手中却并非如以锋门其他弟子的剑法一板一眼、刚猛有力,反而是行云流水、绵绵不绝,一剑方出,一剑又至,迅捷如豹,狡猾似蛇。
    不知多少豪杰,都倒在那一柄不起眼的剑上。想击败虞镇华,也只有第一剑的机会。若是第一剑无法破了他的绕指柔,则只会被越缠越紧,如陷泥潭。
    虞镇华独创的这门绕指柔剑诀,时间拖的越久,他便愈发如鱼得水,对方却内力不断消耗,直到油尽灯枯。
    与当年那无常剑周止诡异多变的无常剑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周止称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