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六十八章 间奏

第六十八章 间奏

皱平湖泛起涟漪。
    李长安压低斗笠,悄然离去。
    …………
    大火几乎烧掉了一切。
    但顽强的人们仍从废墟里收集了物料,修缮了码头和几间仓库。
    仓库太少,不能存货,货船不爱停留。
    褐衣帮便出面与船主商量,保证今夜下了货,明儿一早不过中午便能送达城内各处,不必在仓库滞留?
    如此,富贵坊码头才稍稍恢复了些昔日繁忙。
    今儿天光稍亮。
    天地朦朦未开。
    人们早早聚集在码头,一齐去往城内挑货。
    雾气重得很。
    队伍后面的人要想不掉队,就得时刻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幸亏队伍里没有秃头,否则光溜溜地沉入雾里,眨眼就瞧不见了。
    华翁走在队伍最前头。
    他脱去了平日的宽袍大袖,换上了麻布短褂,汗巾搭在脖子上,肩上垫着三层厚布,挑着一担砖头。
    声音洪亮,唱着码头上的号子。
    他唱一句,后头就跟着唱一句。
    大伙儿随着号子踩着步点儿,随着号子换着肩膀。
    这么一路到城门处,队伍才停下,等候入城。
    李长安一帮子也混迹其中,但挑的不是砖头,而是药饮。自打搬去飞来山,买家们便不肯上门取货,大家伙儿只好重新挑起扁担,送货上门。
    眼下聚在队伍末尾歇息,擦着脸上不知雾水还是汗水,远远听着华翁中气十足地与城门吏讨价还价——这时候,多一分一厘也是好的。
    秀才们不由感慨。
    “华翁雅量既高,又肯躬身贱业,实有古之贤者风范。”
    黄尾却嬉笑一声,悄悄道:
    “这事儿呀,是作给人看的。”
    秀才们不悦:“以华翁威望何需如此?”
    黄尾道:“不是作给咱们看的,是作给城里有钱人看的。”
    大伙儿一时不解。
    “眼前的法子不过权宜,能支撑多久?城里的赈济抠抠搜搜,老汉腰杆硬,学不来低三下四,只好卖卖脸皮。”
    那边闲话聊得兴起,这头李长安两眼放空。
    心思早去到了六井故迹,那幽邃的地下深处。
    早在积善堂那夜,道士对深藏地下的魙巢有了莫大的兴趣,碍于当时情形,没有仓促冒险。
    但也试探着埋下了一个后手。
    窟窿城有意收集完整无伤的尸体,且以这帮恶鬼的作风,自己人也未必会放过。
    恰巧,道士在刘巧婆处寻得几个青瓷摆件,造型精美,凝聚了工匠大量的巧思与心力,若把玩个百十年,或许可物变为怪,是施展喷化之变最好的载体。
    他特意留下几具全尸,以喷化之变夹游犬之符附入青瓷,埋进尸体,簪花汉正是其中之一。
    后续发展不出所料。
    李长安小心尝试多日,终于勾动尸中瓷鼠“苏醒”,窥得其中一二。
    神龛。
    愿力。
    完尸。
    魂魄。
    魙!
    他总觉得自己已隐约摸索到了什么,但瓷鼠身上残余灵性传递回的东西过于朦胧,眼前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能勘破。
    他恨不得亲身深入一探究竟。
    只是。
    晓得道士身份的几个人总是在劝他。
    华翁说。
    形势已经够糟,人们已经够苦,莫要再多挑混乱。
    黄尾说。
    一旦暴露,生意如何能做?没了生意,大伙儿苦盼的轮回银哪里来?孩子们的衣食住宿哪里来?飞来山群鬼眼巴巴等着的供奉哪里来?
    何五妹……素女聪明的很,道士第一次夜不归宿时,已有所猜测。
    她把道士藏起的血衣浆洗干净,晾干了,整齐叠好,悄悄放在了道士的床榻上。
    什么话也没说。
    世上之事,总是如此。牵绊多了,难免束手束脚,不敢放手施为。
    …………
    “道长?道长!”
    连声呼唤唤回了李长安纷飞的遐思。
    黄尾焦急顿足。
    “不是说好顾着生意,且先忍耐么?你何苦又去招惹它们,再去……”他面上黄毛被雾气打湿,软趴趴贴着脸颊,惶恐得像条落水的狗,“再去杀人呢!”
    李长安心里一跳。
    他怎知道我施法探了魙巢?
    竟莫名有种学生时候被老师抓住看闲书的紧张感。
    不对。
    道士又想到。
    我何曾又去杀人?
    很快,他发现自己不必寻人解释。
    城门前早是一片混乱,人们惊恐地望着城头。
    就像许多天前。
    旭日燎开雾气,现出挂在城上的头颅。
    一颗又一颗。
    鬓耳相接,须发相缠。
    似一大串人头葡萄悬在了城门之上。
    旁边六个血字笔锋凌厉刺眼。
    杀人者,解冤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