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国潮1980 > 第七十五章 广告

第七十五章 广告

    之所以会如此,当然是综合对比后,充分考虑性价比的结果。
    全国性报纸都是权威性报纸,这是无可争议的。
    像《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这样的报纸,覆盖面最广,受众也最广泛。
    甚至属于各个单位必须订阅的。
    但权威性也同时意味着审查严格,意味着报纸格调比较高端严肃。
    从实际情况上看,这些大报很少刊登广告。
    即使有,在这些报上打广告的产品和商家,层次也较高,都是索尼、牡丹、雷达表这样的。
    这直接打消了宁卫民的希望。
    地域性的报纸呢?
    像《京城日报》、《青年报》、《京城晚报》,广告内容倒是一下随便了不少。
    但受众覆盖面就有明显限制了,只限于本地而已。
    另外,这些报纸因为贴近生活,报道的都是身边时事,是京城百姓每日不可获缺的信息来源。
    偏偏发行量还不低,因此也就成为了广告商趋之若鹜的目标。
    那广告费就绝不会太便宜的。
    而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地域性报纸读者数目虽然不小,但这个数字是由京城男女老幼各行各业的人构成的。
    这其中能有几个人对神仙鱼感兴趣?
    相比较而言,像《歌曲》、《诗刊》、《散文》、《美术》、《集邮》、《十月》、《花城》、《收获》、《当代》、《啄木鸟》、《大众电影》、《周末画报》、《现代青年》……
    这些文艺型的杂志反倒是最划算。
    首先,这些刊物的发行也是面向全国的,覆盖范围广泛。
    虽然多半是月刊和半月刊,不如报纸每日刊发,销量也比全国性报纸低得多。
    可别忘了,这是因为杂志售价比报纸高导致的。
    实际上,这样的杂志不会被人轻易丢弃,那是要反复翻阅,人手相传的。
    真实的读者可一点不少。
    其次,因为琴棋书画诗酒花,原本就是一家。
    这些刊物的读者群也趋于统一。
    几乎都是兴趣爱好广泛,爱文艺调调的年轻人。
    那喜欢看小说,喜欢诗歌的人,自然很可能同样喜欢养鱼啊。
    所以说,这些刊物的受众群含金量很高。
    反过来,也是因为这样的刊物特性,倒是限制了投放广告的种类。
    太商业化的东西和这些刊物风格相悖啊。
    至少,《诗刊》里,你整个电冰箱、电视的,就显俗气。
    《美术》里,你横不能放个录音机、手表的广告吧。
    而神仙鱼的繁育技术就完全不一样了。
    宁卫民琢磨出的广告,带着时尚和娱乐属性呢,好像放哪儿都挺合适。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或许他的广告通过审核或许能较为顺利,广告费也很可能会比在报纸投放要低一些。
    …………
    宁卫民事先考虑得比较全面,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所准备。
    幸好如此,在几家专业性较强,成立时间也较早的杂志编辑部,纷纷给予他拒绝之后。
    他并没有因为几次碰壁丧失信心,还保持着继续尝试的勇气。
    这才最终找到了他所需要的杂志,签订了他今生第一笔广告协议。
    实事求是的说,其实当时宁卫民第一次来到《现代青年》编辑部的时候。
    还曾未开口,他的心就冷了一半。
    因为这个刊物的办公室实在太过陈旧了。
    从光线到气味,从气氛到摆设,就跟到了年久失修的博物馆似的。
    而且不但旧,还很小。
    整个编辑部里外就两个屋里,仅有几个七八张办公桌,没有单独的主编办公室。
    一眼看去,屋里还没几个人,只有两三个戴眼镜的老头儿和老太太在办公。
    甚至当宁卫民提出要做广告时。
    竟然会被一位接待他的老编辑,误认为他要等遗失声明或寻人启事之类的东西。
    总之,给人的感觉,这样的办公地点根本不符合一份反应青年人工作、生活、情感刊物的正常定位,很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但希望往往就是在不报希望中产生的。
    正当宁卫民一边掏出自己的广告内容,礼貌应酬似的为老编辑做着解释。
    另一边暗中感叹大概自己今日来错了地方,恐怕又要无功而返的时候。
    生活中真实的反转情节出现了。
    两男一女,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结伴嘻嘻哈哈的推门走进了办公室来。
    而那个老编辑当场如释重负。
    赶紧把宁卫民介绍给了其中一个叫魏光明的年轻人,自己脱身了。
    结果正因为这个插曲,宁卫民才能真正了解到这个杂志编辑部的真正情况。
    敢情《现代青年》这份杂志是今年年初才刚刚创刊的刊物,正式发刊才四期。
    整个编辑部人手比较少,几位上岁数的老编辑都是坐等退休的辅助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