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副帅。
若不是监军是他的人,这次温岳铁定被耿烈坑。
就连正堂的蜡烛都没有点几根,幽幽暗影笼罩了郑忠大半身躯。
“陛下守土开疆,此大捷正应陛下的文治武功。”
“此战或可成为议和的筹码。”
有此时间,大梁便可恢复国力,再与之争锋,到那时,谁胜谁败还未可知。
“全赖陛下指挥有方。”
“为陛下贺,为大梁贺。”
“干爹有所不知,此千户名为王志。”
并且着重描绘是自己派遣温岳战胜三千骑,后获得情报。
梁帝沉吟道:“若是拨内帑……”
赶忙恭维。
高全虽然带着笑容,但是心中却暗道好险。
“哈哈哈。”
“更是雪夜奔袭二百余里,掘开罗河大堤,天洪淹没十五万精锐大军。”
“南衙绣衣卫曾经有一名百户,名曰向虎。”
“臣等刚刚听闻。”
三位宰辅异口同声,躬身问安。
不过这时候谁都看的出梁帝正高兴着,都不想扫皇帝的兴致。
“以那日的天气,纵然淹死的少,冻死的也绝在半数以上。”
梁帝嘴角不自觉的勾起笑容,随后雄心壮志的说道:“朕有意再增派十万兵马,一举夺回南岳山全境。”
三位宰辅,岁数最小的那个看起来都得六十岁。都是老狐狸,不用想也知道梁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他们三人入议事堂。
“陛下,战功赏罚还需处理。再者还得询问温将军边境战事。”
“陛下三思。”
“好啊,好啊。”
若是再等下去,等到温岳完全成长起来,后患无穷。
直言梁帝,耿烈不是良帅,此人脾性火爆易怒却反复,若任用此人,对于铜关的局势并不会有太好的改变。
郑忠皱起眉头,仔细的听着自己干儿子汇报琐碎事情。
其中监军战报寥寥,将他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虽然文字单薄,却提高了温岳的地位。
只不过郑忠微微摇头道:“杀千户罪名虽大,但是扣在他们的头上,钉不死温岳。”
“此事何解?”
内正司却异常的冷清。
为何先看监军,因为监军是宫中人,是皇帝的家奴,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勋贵都是臣子,臣子哪里有家奴更值得信任。
三合一,拼凑出个大概的情况来。
梁帝平淡的挥了挥手道:“给三位爱卿赐座。”
“铜关大捷,三位爱卿可知道?”
三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没有除掉温岳,竟然在三个月内让他成长成了心腹大患。
“有此一环补充,温岳死矣。”
“笔墨伺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