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沉默不语,思索如何劝说。
佛道二教执江湖牛耳,在天剑门覆灭之后,私下里已经碰过面。
几经商讨,定出了谋划,舍弃其他江湖宗门,以保证佛道二教的特权,天长日久江湖上再无宗门能与二教争锋。
咱家当年逃荒,几乎饿死,幸好得了寺庙施粥方才活了下来。
周易缓缓说道:自此咱家对佛门颇有好感,遇寺烧香,遇庙拜佛,所以大师所说之事,也并非不能商量!
佛道二教的影响力,远非寻常宗门能比。
大庆境内佛道信众数以千万,当真逼急了,暗中挑唆出大规模民乱,周易也不好说能稳妥处理。
方正连忙说道:督公请言明。
周易问道:咱家请教大师,这江湖上明里暗里有多少宗门?
方正稍加掐算:数以千计。
周易又问:其中有先天传承的几家?
不足二十。
方正说道:督公可是寻求先天之法,寺中就有完整传承,尽可诵读,无有任何藏私!
周易微微摇头,继续问道。
先天真气皆有熟悉,其中至阳至刚者又有几家?
当下不足五个。
方正说道:或许有遗落的先贤传承,让某个幸运后辈得到,这等事贫僧也不知。
周易微微颔首,那位绝非单打独斗,否则可不会有天大图谋。
若是再加上擅长驱使厉鬼呢?
方正眉头微皱,片刻后回答道:此等宗门便只有一家,三阳教,其功法至刚至阳,其手段阴邪诡异。
周易说道:咱家怎么没听过这名字?
当年太祖定鼎天下前,曾与伪龙争斗厮杀,那伪龙就是三阳教支
持。
方正讲述道:后伪龙战败,太祖登基称帝,下令严查三阳教,将一应教众尽数斩首,近乎灭了此邪魔外道。
周易诧异道:为何是近乎?太祖能涤荡寰宇,还能奈何不得区区江湖宗门!
三阳教传承非凡,乃白莲教分支之一。
方正说道:太祖或能剿灭三阳教,却奈何不得白莲教,此乃邪道巨擘,传承之久远仅次于佛道!
周易眉头一挑,岂能听不懂方正话的意思。
白莲教比不上佛道,太祖都奈何不得,区区东厂又能拿佛道如何?
同时几乎确定,后宫那位九成是三阳教余孽,或者说白莲教逆贼,甚至陛下都可能知晓此事,当年为了活命选择了联手。
咱家与大师所说,莫要与任何人提起,否则有灭门之祸!
周易说道:下面说税赋之事,咱家会与陛下上奏,佛门号召信众支持新政,理应减免部分田亩税赋。
方正躬身道:拜谢督公。
周易提醒道:朝中会另有人上奏,限定僧人免税田亩数额,大体与士绅相累,大师到时候需出声支持!
佛门上下,无不是国朝精忠。
方正面露喜色,给予免税数额,等于从朝廷、律法认可了僧人地位,即使因此失去些田亩也无妨。
周易端起茶杯,说道。
三日后咱家登山拜访,在寺中与大师辩经。
贫僧随时恭候。
方正起身告辞,临近出门时忽然问道:请问督公,当年向您施粥的寺庙是哪里,同为佛门弟子,贫僧应好生照料!
鼎山,莲花寺!
周易眼底闪过戏谑、当年莲花寺非但没施粥,反而命武僧将流民轰走。
那时候年岁小,走的慢了几步,狠狠的挨了几棍子。
原本想着领兵灭了莲花寺,现在有方正以及江湖正道出手,站在一旁看热闹就行了。
三日后。
周易领兵登山,金刚寺内外遍布兵卒。
纵使与方正通了气,也需要提防围攻、陷阱。
金刚寺藏经阁待了小半月,见到了主动登门拜访的长春观主,于是东厂督公与佛道二教在大雄宝殿达成了协议。
这时候,分不清谁是正邪!
与此同时。
户部曾侍郎上书,佛道二教占据巨额田亩,且年年有大量百姓挂靠。
应以士绅免税之法约束,以免影响朝廷税赋!
正统帝闻言大喜,屡屡夸赞曾侍郎,不畏佛道二教,敢于说话做事云云。
入京为官不足一年的曾志远,成了陛下眼中的红人。
正统五年。
末。
勤政殿。
正统帝翻看监察司秘奏,面露喜色。
陀江十二连环水寨,不尊朝廷政令,抗拒缴纳渔税,已尽数剿灭,所获金银六十七万两
小易子办事,甚合朕意!
正统帝合上奏书,自从年中开始,监察司就四处剿灭江湖宗门。
明处有数万大军横扫,暗中有佛道二教策应,任何胆敢抗税的宗门,都会短时间攻破,落得个抄家灭族。
灭了十二个宗门后,余者再不敢有任何异议,乖乖依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