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 63、尸解仙

63、尸解仙

    丹阳……。
    应该就是全真道第二任掌教丹阳子马钰。
    即马师傅的先辈。
    “在下最近也有一些机缘。”
    “这是《八臂明王经》,是外练功法,如若马师傅不嫌弃的话,就当是我回报马师傅您此次赠予机缘的恩情了……”
    徐行握住令牌,犹豫了一会,从怀里掏出抄写好的《八臂明王经》,塞到了马师傅的手上。
    以他如今的身份,一部来源不明的功法还威胁不了他。
    功法再好,也要看谁去练。
    就如马师傅,这等高手,照样被洋枪威胁……。
    “又是行哥儿在古籍中搜检到的?”
    马师傅略翻了一下经书,神色颇为古怪。
    这机缘未免太好了一些。
    仅是随意翻翻书籍,就能得到好的武学功法?
    他……怎么没这个运气?
    哦,对了,他自个不看书。那就没事了。
    “前些日子,在书斋中翻找旧书,无意中撞见的,是在一本《楞严经》中,店家不识货,就被我买走了。”
    徐行随口找了个理由,搪塞道。
    他纵然非是君子,可也不愿做一个小人。
    有恩必报。
    《八臂明王经》作为现实世界悬济寺的镇派功法,价值不可计量。若非尚和尚身份是十八路反王盟主,这件珍籍于大局来说不值一提,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否则,真要花钱去买这门功法,根本就是有价无市。
    只一点,就能看出这本经书的价值。
    内外兼修!
    外练的同时,亦能促进内气的增长。
    虽没有单练内练武道,积攒内气来的快,可在实力的提升上,这门经书相比同境界的武者,远远胜之。
    其他武者兼修两道,多是杂修。
    内练功法和外练功法并不配套。
    而《八臂明王经》内练和外练都是出自同一套功法。
    只不过……,尚和尚亦有心机,撕去了《八臂明王经》的配套招式——明王三印,只留下了功法。
    “真是好运道。”
    马师傅赞了一句。
    ……
    次日,一早。
    徐行花钱租借了一匹骏马,然后疾驰赶往长安县。
    泾阳县和长安县都是秦省省城的下辖县,两县之间距离并不远。不过金仙观所在的地方是终南山的子午峪,距离泾阳县的县城距离颇有些长。
    大概花费了一个上午的功夫。
    他赶到了子午镇。
    金仙观,亦是秦省附近的道家名地之一。
    此观是唐明皇李隆基给自己胞妹金仙公主修建的道观。
    提起金仙公主,可能不少人不熟知。不过玉真公主,因李白、王维的缘故,在盛唐中就声名赫赫了。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是亲姐妹,两人一同出家修道。
    到了观门口,徐行被小道士拦了下来。
    “居士,烧香请走那边……”
    小道士指了指一旁的斗姆殿,让徐行绕行。
    金仙观在附近香火旺盛。徐行只打眼一望,就看到了不少沿着山道行走的香客,不少仙风道骨的道长们亦在身边作陪。
    “在下找刘道长……”
    “这是信物。”
    徐行从褡裢掏出玉牌,在小道士面前晃了一下。
    “居士应该是姓徐吧。”
    小道士见此,稍稍愣神之后,就想起了刘道长对他的叮嘱。他对徐行打了个道揖,然后将随手拿的扫帚靠在了牌坊的木柱旁,客气的向前引路,“还请徐居士随我来,刘道长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他并不是毫无眼力之人。
    徐行腰间悬着三尺绅带,这是有功名之人才有的标志。
    寻常百姓乱戴,就是犯法之事。
    故此,在徐行一亮信物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就给徐行引路了。
    一路上,蓬莱阁、金仙宫、斗姆、龙虎、三清殿——
    直至拐到西跨院的一处厢房。
    这是一出略显偏僻的庭院,临崖而建。
    景色幽幽。
    抬腿迈步入了月门之后,徐行没见到龙门牌掌门刘道长,反倒见了一个垂髻的小道童正在一间亭子内,打坐修行。
    “他,自幼体弱多病,不习这金刚功,会有夭折之相。”
    “不过居士……,已有内功傍身,不用修习此功。”
    厢房门缓缓推开,从中走出了一个瘸腿老道士。
    老道士鹤发童颜,一脸祥和。
    “贫道明苍,俗姓为刘,见过徐居士……”
    老道士全真打扮,束发盘髻,头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巾,顶髻用木簪别住,身穿一袭黑色宽松立领的长大褂,脚蹬黑色的十方鞋,颇有种离尘脱俗,清净自然之感。他见徐行,率先打了个道家稽首礼,自我介绍道。
    “明苍道长安好。”
    徐行暗暗心惊。
    他内功修为到了存真,极为内敛,一般人根本难以察觉到他有内功傍身。其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