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春种还要再等几天,秦州扶龙郡郡城多是走街串巷,喝酒听书的闲散庄稼人。
天空灰蒙蒙的,下着小雪,街边的小道已经被行人踩的泥泞不堪。
暮色中,有两个等高的外乡男子,一前一后走入城门。
前者二十七八岁,青衣白袍,白玉发冠,斜背着一个长条包裹,光看脸便可给人一种拒之千里的寒意。
后者年龄稍小些,布衣短袄,腰间一柄精巧短剑,背上背着个棉被包裹的竹筐,面容与同行人相比,并不出众。
“燕十六,找间客栈,住下了”白袍操着标准官话道。
布衣燕十六咧嘴一笑“往前走有家归燕楼。”
“听姐姐说,你是这扶龙郡走出来的,怎么?不回家去看看。”
燕姓少年挠了挠头,苦涩一笑“自家哥哥嫂嫂不想见我,闯江湖也没混出本事,还是算了吧。”
白袍一脸刻薄道“也是,你资质一般,也不知道我那瞎了眼的剑仙姐夫,看上你什么了?”
少年苦涩一笑。
说话间,布衣少年的竹筐中探出了个小巧的脑袋,粉粉嫩嫩,打了个哈欠,用小胖手摸了摸少年的脑袋,含糊不清得说道:“凤叔,十六哥…那个那个…我饿了…糖葫芦,想吃。”
被叫做凤叔的俊朗男子一脸无奈:想我花凤举,十五岁出齐剑楼,十九岁剑挑玉山剑墟十二剑奴,说是武学天才也不为过。二十二岁当面骂得那个敢和皇帝称兄道弟的剑仙姐夫晏临霄不敢还嘴,世人称我西蜀凤绝,如今却耐何不了他的儿子。
“叫舅舅,谁是你叔,养不熟的小子,吃吃吃,要不给你脖子拴头猪,真随你爹。”
孩子小脑袋摆了摆“亲亲亲,给你…脖子,拴个,舅妈。”
燕十六一脸笑意走向小摊,给自己师傅的宝贝儿子买糖葫芦。从蜀州到秦州,一路行来,他最爱听这一大一小拌嘴了。
“给我把他的新鞋踩烂了,乞丐就该有乞丐的样子。”
“没爹没娘的野狗,也配和小爷玩。”
在一个巷子里,几个稚童将一个孩子踩在了泥泞中。
正当那几个人还要出脚时,燕十六快步上前一手两个,抓住衣领将这几个恶童摔在了泥地里。
“滚!小小年纪便学会仗势欺人了!”
几个孩子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吓得不敢出声,快步离开,只剩下墙角那个被踩成了泥人的孩子。
孩子用泥手抹了一把鼻涕,眼前一亮,不哭反喜“你腰间有剑,你是剑客!”
“回家去吧,天快黑了”燕十六温柔道。
“娘给我做完新鞋就死了,饿死的,我现在没家了。其实一个人没人管也挺好的”说完,这个不过六七岁的孩子摸了摸污浊不堪的泥袄,向着他笑了笑,似乎在强装轻松,甩着手走出了小巷。
燕十六愣在了当场。
花凤举站在巷口,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似乎有些怅然,叹了口气,转头向燕十六道:“世间疾苦千百万,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走了去客栈。”
燕归楼,一间客房内。
三岁孩子边吃糖葫芦,边喃喃自语:“我叫…晏龙雨。爹爹是,保护皇帝,的西蜀大剑仙。娘亲是,燕北郡主。临渊小叔,清平哥哥,还有好多小叔叔……我喜欢,玉妹妹”
孩子越说越得意,在床榻上蹦了起来。
坐在床边刚睡着就被吵醒的花凤举,一脸不爽“你要翻天呀!”
看着孩子天真的大花脸,这位武学天才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说,他那个武艺高强的爹爹,早已死与江湖高人围杀;他那个贵为郡主的娘亲,那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养育之恩的姐姐也已一心赴死。
“凤举,小十六,带着龙雨去秦州启山,或有一线生机!在这蜀州,我只信你们,他还小,不能死!”这是那女子走前最后的嘱托。
传言大兆先祖皇帝曾在启山得仙人点化,才有了如今的五百年王朝。可传言毕竟是传言,仙人,又有谁见过呢?
而自己这个身为舅舅的,却只能千里寻仙保这个侄儿平安。
已经入夜,叫晏龙雨的孩子已经抱着枕头睡下,而花凤举却陷入了思考。
由南向北一路行来,重重追杀拦截,想要这孩子命的江湖庙堂之人数不胜数。可快到姐姐嘱托的仙人居所,却没见到一个拦路人。
这仙人,真能保住我侄儿龙雨平安?
思来想去,看着眼前桌上的秦州堪舆图,白袍男人抚了抚鬓角,最终指在了一处“明日滚龙江边,必有死战。”
次日清晨,一行三人出城,往西二十里外启山而去。
“昨天那孩子,跟着我们”花凤举没有回头,淡淡地说。
燕十六转头朝身后雪堆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继续赶路,就快到了。
天空飘起了雪花,远山和松林的雪还没有褪尽,横穿秦,华二州的滚龙江依旧冰封数千里。天地间尽显萧条。
二人已经能看到滚龙江的轮廓,而竹筐里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