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晏缉仙司 > 第十一章 忠 奸 愚

第十一章 忠 奸 愚

 摔倒之后郭慕怀也不起身,趴在地上以手捶地,嚎啕大哭。
    衙门前围观的百姓们动容了,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看的稀里糊涂,不明所以。可郭县令的一番慷慨陈词大家却是听得明白,这不就是大戏里面,奸臣逼迫忠臣的戏码嘛。
    加之郭慕怀这个县令当得虽不干净,但任期四年内汾城没有出过一桩冤案,这却是实打实的老百姓能够看得到的功绩,因此也便有了郭青天的称号。
    郭青天的遭遇顿时激发起汾城百姓们的义愤之气,一时间无数双喷着怒火的眼睛恶狠狠的瞪向余庆之,更有人挥舞着拳头高喊‘打死那个穿白衣服的奸臣!’。
    有人起了头,形势便有些失去控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诅咒、辱骂余庆之的行列。声浪震天,大堂屋顶的瓦片都在瑟瑟发抖,陈年老灰簌簌下。
    这是要…民变啊!
    长街上的百姓渐渐有失控冲击衙门的风险,曹源、张嵩及一众捕快衙役被这阵势吓得面色苍白,脑子里想着找个机会赶紧逃离,以免被愤怒的百姓乱拳打死。
    危急时刻,在旁边做了好久看客的师爷李奉节突然站了出来,挥舞双臂朝愤怒的汾城百姓呐喊,却是被巨大的声浪淹没,根本没人能听到他在喊什么。
    李奉节心里苦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郭慕怀下狱已成定局,作为郭慕怀最亲信的师爷,李奉节肯定是要被清算的。
    现在唯一保全自己的机会,就是立刻更换阵营并且戴罪立功。
    于是乎在曹源等人寻思跑路的时候,李奉节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郭慕怀暗地里的那些勾当,没有人比李奉节更清楚了,有他现身说法,一定能够取信于汾城百姓。
    可现在的问题是,任凭李奉节喊破了喉咙,就是没人能听到他在说什么。
    旁人听不到,不代表余庆之听不到。
    郭慕怀玩的这一手的确是出乎了余庆之的预料,还在苦恼如何平息百姓的愤怒,听到李奉节呼喊的内容后,微微一笑心中大定。
    “肃静!”
    余庆之张口说出两个字,便犹如炸雷一般响彻整条长街,盖过了汾城百姓发出的声浪。
    百姓们被吓得打着哆嗦闭上了嘴巴,汹涌澎湃的气势瞬时烟消云散。
    李奉节抓住机会,顾不得耳朵里的嗡鸣,声嘶力竭的喊道。
    “鄙人乃是县衙师爷李奉节,鄙人敢用性命作证,汾城这四年来的所有案件,均是由捕头荣非所破。郭慕怀就是个欺世盗名的无耻之徒,乡亲们可千万不要被蒙蔽欺骗了呀。
    此外,鄙人这里还有诸多郭慕怀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罪证…咳咳咳咳…乡亲们,郭慕怀才是汾城最大的奸臣啊。”
    “本官乃是县丞曹源,可以证明李师爷所言句句属实。”
    “本官主簿张嵩,也能证明李师爷说的都是真的。”
    见局势稳住,曹源和张嵩连忙跳将出来分润功劳。
    长街上的百姓闻言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尴尬,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相信李师爷的话吧,显得自己立场不够坚定。不信吧,有县丞和主簿联名作保,这事又假不了。
    “既然真相已明,便都散了吧。”
    余庆之语气威严的说道。
    百姓们意兴阑珊,耸拉着脑袋渐渐散去,长街之上为之一空,竟是连商铺都挂上了门板关门歇业了。
    今天这通事闹得,怎就这般窝火,都怪该死的奸臣郭慕怀让自己丢丑。
    县衙之中,余庆之代表皇帝陛下对曹源、张嵩夸奖勉力一番,交代汾城诸事暂由二人代管,便带着荣非和纪柔儿离开。
    此间事了,荣非、纪柔儿回到家中带上换洗的衣物和银钱,又到城外给刘墉、齐秀泰坟前烧了些纸钱元宝道别之后,踏上去往大晏京都的路途。
    离城数里,荣非停步转身,回望已经变得模糊的汾城城墙,心中百感交集。
    别了——汾城!
    又行数里,余庆之带着二人走下官道,拐进道旁的树林。
    树林中没有现成的道路,三人踏草穿林走出一段距离后,纪柔儿悄悄扯了扯荣非的衣袖,目露担忧之色。
    荣非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纪柔儿的手表示无须担心。
    纪柔儿是担心余庆之将二人带到这种到荒僻无人的地方有所图谋。而荣非却知,凭余庆之的本事,若要弄死二人,不会比碾死两只蚂蚁更费工夫。
    三人很快来到一处山壁前,余庆之撩起山壁上悬垂下来的藤蔓,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洞口。
    余庆之当先弯腰进入山洞,荣非和纪柔儿对视一眼,抓紧对方的手掌也跟了进去。
    外面的藤蔓垂下,山洞里立刻变得光线昏暗。
    余庆之自袖中取出一颗发光的珠子,山洞之中顿时明亮如昼。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荣非心中暗自猜道。
    余庆之举着夜明珠在前面领路,二人在后面随行。这山洞极深,且曲折蜿蜒,三人七拐八绕的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