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被普遍认为是一项价格不菲的爱好。如果新玩家希望组建一支规模合理的军队(大约1750分),就必须购买单独的挂卡模型和成套的盒装小队以满足需要,包括规则书和油漆的成本预计要花费人民币4000元上下。同时,官方也推出了大多数势力的新手包(battleforce)以方便新手组成小分值的军队。
2010年,gw在中国大陆将其《战锤40k》的入门套装——对战包《黑峡突袭》(assaultonckreach)进行了全面汉化,推出了正式的简体中文版。[5]2012年,后继的中文版《黑暗复仇》(darkvengeance)也已面市。
涂装
金恶魔奖获奖作品
金恶魔奖获奖作品(22张)
未经涂装的“citadel”模型只是一堆灰白色的无机物,尽管也能上场对战,但是视觉体验将会大打折扣。只有使用各类工具进行组装和上色才能完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模型,进而拥有一支个性化大军。
几乎所有著名的势力都有官方涂装手册可以作为参考。另外还有许多玩家会使用自己的徽记和配色。在各种涂装比赛中常常可以见到爱好者们以成品的小配件(通称bitz)或其他材料修改模型,使其更加富于变化,多姿多彩。
地形也是游戏中重要的一部份,虽然gw提供官方的地形模板,不过仍有很多玩家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技术,可乐罐、咖啡杯或是泡沫塑料都可以做成建筑物和废墟。
在gw每年举办的“游戏日”(gasday)大会上,“金恶魔”(goldenden)涂装比赛一直是战锤爱好者们注目的焦点,各国最优秀的涂装作品在此汇聚一堂。
对战
战棋博弈
战棋博弈(7张)
对战是《战锤40k》最大的乐趣之一。在常规战斗中,单方军队的分值一般在2000分以内;而在“启示录”级的大战中,数万分的部队也不鲜见。游戏按回合制进行,每位玩家在回合内为己方的所有单位选择将要采取的具体行动,然后投掷骰子并根据点数确定行动的结果。每场比赛在一开始时会制订附加规则和任务目标,各方玩家以这样的“场景”为基础,展开一场痛快的战斗。有些玩家会策划一系列的场景,称之为战役,其中复数的玩家在多场战斗中对敌。这些战役可能拥有特殊规则及与之紧密相连的背景,当然故事情节也会随着每场战斗的结果。
模型,尺子,骰子,盖板以及各种规则书是进行游戏的必备用具。在对战时往往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即模型的造型、手里的武器和玩家使用的规则完全对应,这有助于提升游戏体验,而且方便计算分值。gw遍布世界的hobbycentre和各地经营战锤商品的实体店都为玩家提供对战场所,除此之外各地的爱好者团体也会在桌游店进行约战。[6]
版本沿革
编辑
注意:游戏的总规则以数年间隔更新,但在此之前发行的各种族最新版圣典依然适用。
第一版
1987年出版的《战锤40k:行商浪人》(warhaer40k:roguetrader)是此游戏的第一本核心规则书,其设计者为rickpriestley。这个原创版本包含了大量详尽的背景设定,为后来的发展确定了基调。《行商浪人》介于角色扮演和纯粹战棋之间,积极鼓励各势力联军,适合小规模的遭遇战。该时期尚未开始使用“圣典”这个名字,但一系列从官方杂志《白矮人》(whitedwarf)中摘录汇总的书籍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第二版
1993年推出。第二版总规则包括核心规则书和其他三本圣典式规则书。一个名为《黑暗千年》(darkllenniu的扩展包在翌年发行,为游戏加入了灵能规则。该版的另一处进步是增加了“特殊人物”——有着不同的属性和装备的专属英雄单位。在第二版时代,共有十本详细介绍各势力背景及规则的“圣典”登场,它们分别是极限战士、死亡天使、太空野狼、战斗修女、帝国卫队、混沌、灵族、欧克兽人、泰伦虫族、刺客。
第三版
1998年推出。第三版采取了以帝国为中心的视点,内容变得更加简洁明了,圣典系统也得到沿用。核心规则全部被收录于规则手册中,而各圣典里则载有每支军队独自的规则。该时期的十七本圣典中新增了太空死灵、钛星人,以及审判庭的恶魔审判庭和异端审判庭。
第四版
2004年推出。第四版大致继承了前版的风格和内容。新手包《马克拉格之战》(battlefo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