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一百七十六章:你能比武痴懂武痴绝学?

第一百七十六章:你能比武痴懂武痴绝学?

    第1495章你能比武痴懂武痴绝学?
    若是邪帝未死,必然会选择重启旧部,所以武痴也请求好友暂时莫去动叶口月人。
    这方面他会亲自负责。
    千年为限,若千年后没有他的消息,叶口月人依旧选择继承邪帝遗志,入侵苦境一统三界,届时他应当已经与其彻底同归于尽。
    生归生,死归死,两者互不相扰。
    对于此事,蔺重阳没有拒绝好友的理由。
    若否,武痴会面临道崩。
    与其道崩而死,不若贯彻己道战死。
    两人立下千年之约,活着的人,远比战死之人肩负的更多。
    最后,视线被拉回到南风不竞身上,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蔺重阳,与武痴交流之余,便将邪帝传承给吃干抹净推陈出新,他这旷古绝今的才情,无论何人见到都得说一句离谱。
    一定程度上《俱神凝体》能用《八品神通》作为替换,只不过,这样的话门槛会高些。
    有些时候门槛更高代表更安全。
    《八品神通》的一人三化,若被斩杀,不仅不会对本体造成不良影响,回流后还能共享记忆。
    限制在于,寻常人身负太多武学,容易杂而不精引发某些问题,蔺重阳虽将此弊端攻克,实际上手扔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此事却也不急,在闲暇时进行研究,还能用来打发时间。
    至于南风不竞这个情况。
    进行分析之时,要先考虑武痴绝学,恒山心流以及太极心流。
    其中,武痴绝学对心性的要求最为严格,核心就是让修行者修心,根基随心性修持水涨船高,而无需刻意去打磨自身根基。
    恒山心流,则是在修行的同时修心,恒山九巅的考验便是实际案例,需要去修,去悟。
    太极心流,同样注重心性与境界的修持,前者到达后者同样会水到渠成,但是,它同样有道门一贯的随缘作风,哪怕心性与境界差一些,也能在明白原理之后依靠根基催动,最多效果稍微差些。
    南风不竞其人,怎么说呢。
    性格偏执,同时还有些急功近利。
    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撞上南墙,会把南墙撞破继续往前走。
    偏偏武痴绝学最忌讳急功近利,南风不竞在走上歧路后,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偏执的想要把歧路按他的方式走通,越走越偏,越偏越不放弃,就这样反复不断的运功僵持。
    凭着心中那股劲,硬生生将武痴绝学给练到走火入魔,可谓是能人所不能。
    给蔺重阳与武痴这两名高手开了眼界。
    尤其是对武痴,从「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变成了「这场面我真没见过」。
    与之相反,蔺重阳在研究清楚后,反而能够接受他走火入魔的事实,因为,结合当事人在另一个时空的事迹,这种情况完全能够理解。
    因为没有《兵甲武经》,也没有楔子越狱逃离至苦境,更没有槐生湘灵因故前往苦境。….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际遇天差地别。
    另一个时空的南风不竞,修行《兵甲武经》之中的神之卷走火入魔,彼时的湘灵,在寒烟翠的帮助下以阎魔之术前往苦境,正好遇到这一幕,情急之下她救了南风不竞,却也因为违反秘术契约而化成石像。
    那一瞬间,她感到了不舍、后悔,今生她再也见不到楔子么?千万种矛盾思绪,凝聚在一滴眼泪之中,等待未来有一天楔子能够出现。
    虽然化作石像,但她对外界的感知得以保留。
    站在南风不竞的角度,此事极难理解,一名素昧平生的女子竟为了救他化作石像。
    他在毫无选择,以及未能认清事实的机会下,一味执着于对湘灵的爱情上,也一厢情愿的认为湘灵喜爱着自己。
    因为在这件事中湘灵付出的代价太过巨大。
    无法理解,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
    为了让湘灵恢复,长久以来,他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直到楔子的出现方才将秘术解封。
    然而,站在湘灵的角度,南风不竞的所作所为她一直都能感应到,对她而言显然无法接受,于是就有了那无情的一巴掌。
    只是对于南风不竞来说,其中,更多的还是沉没成本,再加上他偏执而极端的思维。
    若是所想不成立,那他自己又算什么?
    长久以来付出的一切又算什么?
    这种思维,代入当下他修行武痴绝学现状,就能解释他走火入魔的原因。
    对于南风不竞这样的特殊案例,劝,他必然听不进去劝,就算蔺重阳救了他,他在谈及修行上依旧会与蔺重阳呛声,属于一码归一码。
    然后,蔺重阳痛痛快快揍了他一顿。
    明显是欠修理。
    事实上即便挨了顿揍,南风不竞依旧不服,字里行间透露一种很微妙的态度——
    你懂武痴绝学,还是我懂武痴绝学?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年少轻狂,蔺大剑皇表示能理解,紧接着看了眼山壁上的留招临时创了几式,用武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