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
地球方面主张将这些幸存者分散迁回太阳系安置。但李令月再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
“隔离安置,但就在‘新长安’内进行。”她在地球议会远程会议上阐述,“他们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魔王利用的是他们的土地(富士山)、扭曲的是他们的文化符号(天皇、八岐),但根源的贪婪和野心,是魔王天皇自身的邪念。将他们视为‘污染源’遣返隔离,只会埋下新的仇恨种子。”
她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构想:“‘新长安’需要人口,需要多样性。华夏龙脉的守护,不应是封闭的堡垒,而应是开放的灯塔。让他们留下。我们将开放数据库,提供华夏的历史、哲学、科技基础,不仅仅是灌输,而是共同学习。我们也将鼓励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回忆、整理那些未被魔王完全扭曲的、属于他们先祖的、关于自然、工匠精神、社区凝聚力的文化碎片。”
“这不是征服,不是同化,”李令月目光灼灼,“这是在废墟之上,用两个饱受创伤的文明碎片,共同熔铸一种新的可能!以华夏‘仁’、‘和’、‘自强不息’的深厚文化为根基,以我们手中掌握的先进科技为手段,融合所有幸存者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守护这片星海,抵御未来的黑暗!”
这个理念起初备受争议,被称为“危险的乌托邦”。然而,在“新长安”的实践却悄然展开。华夏工程师教导这些“遗民”重建家园的技术,分享食物和医疗;同时,一些恢复较好的遗民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精密机械的直觉(或许是未被洗脑彻底抹去的民族特质),在重建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他们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华夏典籍,从《论语》的仁义,到《天工开物》的巧思。同时,在太平守卫者设立的“文化复原中心”里,一些古老的歌谣、祭祀仪式的片段、对富士山(如今已不存)自然之美的朦胧记忆,也被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
一种微妙的变化在发生。这些遗民不再仅仅是“被收容者”,他们开始自称“新生者”(shinseisha)。他们认同“新长安”为家园,认同李令月所代表的守护理念,但同时,他们内心深处,一种基于融合了华夏伦理框架、现代科技理性以及对旧日某些美好特质(如对自然的敬畏、精益求精的“匠魂”)的朦胧追溯,正在悄然凝聚。一个新的身份认同,如同在熔炉中逐渐成型的合金,开始显现——新大和民族。这个“大和”,已与魔王天皇扭曲的“神国”梦想截然不同,它代表着在毁灭后的新生,代表着在华夏文明深厚根基上嫁接、融合而生的独特枝桠,代表着对和平与共同守护的追求。
¥¥¥
“新长安”环带在废墟上日益壮大,灯火璀璨,如同一串守护星海的明珠。太平守卫者的舰队在修复和升级,融合了星堡防御矩阵和苍狼机动战术的新式战舰开始巡逻。
李令月站在“太平号”(现在已是“新长安”的旗舰兼核心指挥节点)的观景台上,俯瞰着下方繁忙的空间站和远处仍在被缓慢净化的核心废墟区。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落在地球的方向。梅小e最后量子化的微笑,岳飞将军那贯穿星河的怒吼,可汗狂野的战吼,依旧在她心头回荡。他们是基石。
“殿下,最新深空探测器传回数据,”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在ngc-7742方向,侦测到异常的量子熵增波动…模式…与魔王天皇核心崩溃前的能量特征有7.3%的相似性。”
李令月眼神一凛,疲惫被瞬间的锐利取代。她望向那片深邃的黑暗。
“果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她低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传令:提升‘新长安’防御警戒等级至‘烛龙’级。加强深空探测网络。通知科学院,启动‘岳武穆’计划第二阶段——意志共鸣阵列的实战化测试准备。”
她转过身,绝美的脸庞在星光的映衬下,既有领袖的威严,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与决绝。
“魔王天皇或许只是暂时蛰伏,新的敌人也可能在任何阴影中滋生。但‘新长安’的灯火已经点燃,‘新大和’的意志正在凝聚。我们站在岳飞将军、梅小e、可汗和所有牺牲者用生命换来的土地上。”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舰桥:
“星火纪元,永不熄灭!准备战斗!”
在她身后的巨大舷窗外,“新长安”的灯火与远方的星辰交相辉映。而在更深的黑暗中,那一点异常的量子波动,如同毒蛇的复眼,悄然睁开。废墟之上的文明火种,其光芒,已然吸引了新的觊觎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