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妹上学的学费,经常交不上,老是被老师催。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有时候学费会被学校减免,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这样。后来他考上了北林大学,学费也是靠国家贷款。从大学一年级起,他就开始勤工俭学。于小康做过饭店的服务员,建筑工地的小工,夜总会的保安等等。后来,他听说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挣钱多,就应聘到一家保险公司,做了业务员。招聘他的那个人,也是他的领导告诉他,只要不怕吃苦,在保险公司挣钱并不难。他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怕吃苦?领导告诉他,既然这样,你就去扫楼。所谓的扫楼,就是去机关单位,还有家属院、居民小区挨家挨户去敲门,也就是陌生拜访。
从此以后,于小康就开始了自己陌生拜访的生涯。他一天要爬几十栋楼,刚开始的那几天,他的腿只是疼痛,到后来就肿了起来。但是,这并不是最苦、最累的。业务做不出去一单,每天还多次被人拒绝、遭人白眼、遭人呵斥甚至谩骂,让人感到非常沮丧。每天被人训斥和辱骂多少次,都数不过来。多少次,他都想打退堂鼓,但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弟弟,他不得不咬牙坚持了下来。他的那个领导,经常鼓励他。坚持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一个阿姨,购买了他的一份保险,当时,他激动得都哭了。那个阿姨的一个朋友,刚刚遭遇车祸,去世不久。当时,同车死亡的人中,有一个人买过保险,保险公司赔了朋友的家属几十万块钱。这让其他家属,都觉得保险还是有用的。那个阿姨,就在他这里购买了一份保险,成就了他。后来,那个阿姨又给于小康介绍了几个朋友,在他这里购买保险。于小康很感激这个阿姨。认为她是他的福星,经常买点东西去看望她。现在,这个阿姨早已经成为他的干妈。
于小康说,之后,他就开始改变了心态,卖保险,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不幸者。而且,对于别人的拒绝、呵斥、谩骂已经习以为常,不再理睬,甚至已经不再当回事。他的业绩也越来越好,挣钱也越来越多。他和自己弟弟妹妹的学费,都是他自己卖保险挣出来的。到了大四那年,他就升任到保险公司的业务主管。大学毕业之后,于小康也就一直在那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已经做到了业务经理。因为他连着好几年,几乎每天都去陌生拜访,去敲门,久而久之,指头上就起了茧子,后来,茧子越来越厚,几年以后,手指头就变形到这个样子。
季堂宝在心里说,于小康的事情很励志的,将来的员工培训课堂上,又多了一个素材。他问于小康,那你怎么来到了这个造林公司?
于小康说:“蒋总的一个朋友,叫方格道,是我们保险公司的同事。哦,他现在已经被调到省城去了。蒋总去我们公司挖他的时候,顺便也挖了我。这个公司,给的待遇也高,提成也不错。在保险公司,这半年时间也遇到了瓶颈期,业绩不仅增长缓慢,有时候还下降。加上造林行业是个利国利民的朝阳行业,我考虑了一下,就和方格道一起过来了。”
三个月之后,季堂宝对于造林公司的全部业务流程,已经掌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里浪费时间。
季堂宝突然提出了辞职。他的这个举动,让大家都不理解。于小康不想让他走,曹梦不想让他走,总经理蒋贵本也不想让他走。蒋总专门给他谈话,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在这个公司,现在的季堂宝会主持,会讲课,业绩也好,人缘更好。水平高,能力强,口才好,是个难得的人才。蒋贵本说:公司计划成立第四业务部,让季堂宝做经理,拿经理的工资。
季堂宝当然不能答应。他学习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可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下去。他对这些人说,他家里有事,必须得回去。
大家看挽留不住季堂宝,只能和他依依惜别。蒋总专门为季堂宝举行了欢送晚宴。这可是北林市培森造林公司成立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晚宴上,蒋总代表北林市培森造林公司表示,公司随时欢迎季堂宝老师回来工作。而且给他承诺,季老师不管什么时候回来,第四业务部的经理的位置,都给他留着。
现在,季堂宝刚刚辞职,燕归来造林公司还没有成立,挖人的事情,他还不能提。只有他把燕归来造林公司成立起来,才能偷偷地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