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宋檀记事 > 第1669章 师傅们的算盘

第1669章 师傅们的算盘

  小周着急忙慌跟上去,才一下下,又见陆川递了个筐子过来,他赶紧接着,忙不迭也追了上去。
    经过黄瓜地时顿了一下,犹豫一瞬,伸手扭了根黄瓜钻进去了。
    陆川:……
    既然说好了,那自然是任厨子随便吃的,实在没必要偷感这么重啊。
    ……
    山里头能选择的菜太多了,但今天一是为了试手艺,二来也是为了参考主人家的口味。
    柴师傅并没有多卖弄什么复杂的菜式,反而选了平平无奇的四菜一汤。
    西红柿炒鸡蛋,苦瓜炒肉,豇豆肉末,青椒回锅肉。
    看到本地人爱吃荆芥,又临时决定了一个荆芥豆腐汤。
    其中蔬菜是在宋檀的菜园子里摘的,豆腐是特意去张红婶儿的豆腐店买的。
    至于肉,陆川承诺可以去老宋家里拿。
    要不是这会儿做大菜来不及,柴师傅真恨不得让他直接牵一头猪回去。
    小周跟着柴师傅多年,一看这菜式就知道他的想法——
    家常是家常,考验手艺也是真考验。
    像他们这样的大厨,做菜已经不可能不好吃了,只看合不合主人家的心意。
    比如:西红柿炒蛋是多放糖还是不放糖?荆芥豆腐汤是要勾芡还是不勾?豇豆肉末喜欢加调味粉或者酱豆子,还是直接炒?青椒回锅肉的辣椒是要什么火候……
    陆老板说,他的朋友们口味都偏北方一些,小孩儿吃甜口的菜并不多,老人喜欢清淡一些……
    但每个人对自己的口感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的清淡,指的是不爱放调味料、调味粉,但辣椒、葱、姜、蒜等是一点儿不落。
    有些人的清淡,却是只放油、盐,甚至量都很少。
    有些人说自己不吃甜口,但可乐鸡翅、糖醋里脊吃的欲罢不能……
    众口难调,身为一位合格的大厨,他却要尽可能将这些菜的口感调到大家都喜欢,而且争取每次做饭,都有大伙儿特别喜欢的。
    虽然只是在乡村简单做半个月大厨,但柴师傅却是尽职尽责,力求将自己的印象分拉满。
    ——下次有机会还来!
    当然了,徒弟小周在絮絮叨叨洗菜时,还问他:
    “师傅,你考虑那么多,可是这食材那么好,就是开水烫一烫,大家也能吃出鲜甜来吧?这还怎么挑剔口味呀?”
    柴师傅热锅的动作一顿。
    片刻后他“哼”了一声:
    “你懂什么?龙肝凤髓也有人挑剔的,咱们这是基本功!”
    像他们长乐居早年开饭店时,若是哪桌客人有菜剩下许多,老板还要去询问意见,然后带后厨们都尝一尝呢!
    基本功就基本功!
    小周是个听话的学生,并不反驳,这会儿只拧开罐子,从里头拈了一颗酱豆出来,塞嘴里略微咀嚼,再品一品味道……
    跟送去店里的一样!
    “听说这黄豆还不是最好的呢,师傅你说,等宋老板今年自家打黄豆晒酱豆,我能不能也自己买一罐儿啊?”
    别的不说,下了班回去拌个面,或熬个酱什么的给孩子配饭吃,他得是多好一位爸爸呀!
    他媳妇那些个外卖券儿,叫她花都花不出去!
    柴师傅也过来捏了一个尝尝,而后郁闷道:
    “你想买,我还想买呢。”
    “你再尝尝这村儿里卖的豆腐。”
    他们当地有道【荆芥炒千张豆腐】的菜,千张豆腐就是豆腐干,也有叫百叶或者直接叫千张的,总之就是那么个东西。
    豆腐选那种比较嫩的干豆腐,含水量略高的新鲜的,荆芥炒出来带着独特的香气,本地人十分爱。
    外地人如果吃不惯,就一口也不会碰,跟香菜炒牛肉一个道理。
    但中午要做的是荆芥豆腐汤,柴师傅更喜欢用嫩豆腐,也称水豆腐。
    四方方买了一小块儿回来,用刀随意划成丁,打汤的时候往里头一烫就行!
    如今空口吃着,一股子独特的豆香味和清爽感。
    含在嘴里凉凉的,很是鲜嫩。
    他叹口气:
    “这村里豆腐也磨这么好,咱老板怎么不舍得把它全包了呢?”
    每次带回去就那么一点儿,而且嫩豆腐容易碎,量更是尤其少。
    总之就是这个也好,那个也好,恨不得再炒个10个8个菜。
    “咱4个人,4菜一汤少不少?”
    小周就有点犹豫。
    别看现在已经11点钟了,但这边米饭煮上,师徒俩备菜炒菜的动作是飞快的,压根儿不耽误时间。
    柴师傅摇摇头:“陆老板交代的,说他妈妈减肥只吃一碗。大中午的,咱们舟车劳顿,四菜一汤就行了,别做多了,晚上人多再好好发挥。”
    这么看看环境,再听听人家的意思,这老板挺厚道的。
    难怪在长乐居,自家老板一再强调是个好地方,一点儿不亏。
    这么一想,还亏得师徒俩竞争力强啊!
    师徒俩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