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八十章 忽悠盛紘

第一百八十章 忽悠盛紘

文远更得人心。”
    听到李皓的想法,张桂芬不免说道:“你这算盘打的可够精明的,这事什么都想用啊。”
    对于张桂芬的调侃,李皓笑而不语,反正这事李皓也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什么好说的。
    反而是灵堂里的那一幕,让李皓感觉奇怪,为什么忠敬侯没有告诉赵宗全实情。
    忠敬侯到底在想什么,他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这种种问题的答桉正困扰着李皓。
    不过这事暂时还不急,在赵祯身体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李皓都还有时间寻找答桉。
    接下来,李皓遵守了与曾朝生的承诺,陪同他入宫走了一趟,亲自帮他在禁卫军中树立了威信。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皓把杨文远也给叫上的前提下完成的,不过李皓也有正当理由。
    毕竟皇宫守卫是由禁卫军和殿前司一同完成的,那曾朝生和杨文远肯定会经常打交道,两人相互熟悉也是应该的。
    反正该做的事情李皓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东西也不需要李皓细说,以杨文远的脑子,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忙完了宫里的事,从两淮的盐场也传来了喜讯。
    晒盐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整理总结,终于大致成型,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了。
    按照当地盐工和盐场官员的计算,虽然现有晒盐法在产量上没有指数级的增加,但因为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力。
    所以在制盐成本上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那当初设想的,在保证盐税总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官盐价格也就有了可行性。
    当然晒盐法也只适用于沿海地带,对于井盐和解盐的成本管控并没有多大用处。
    但即使是这样,对于天下百姓也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
    于是李皓先将此事告知了陈升之,毕竟他是三司使,这点尊敬还是要有的。
    而陈升之对此自然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盐税的事一直都是李皓直接向赵祯汇报,就算是有功劳,能落到他身上的也不多。
    通知完了陈升之,李皓便又是一封奏疏,直接呈报到赵祯那里报喜,并提出继续实施接下来的方案。
    不过在真正实施之前,李皓其实还是想要再去一次两淮,亲眼到盐场查看下情况。
    甚至若是可以的话,针对如今的榷盐制度,李皓也想在全国巡视一番,然后再进行盐税改革。
    但赵祯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李皓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离京,免得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没有办法及时应对。
    毕竟在历史上,赵祯也差不多就是在这段时间去世的。
    虽然这个世界和历史有所不同,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这个轨迹不会有过多的变化。
    而赵祯在收到李皓的奏疏之后,也确实挺高兴的,即不会影响朝廷赋税,又能给百姓减轻负担。
    这就是一件大好事,所以当即便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官盐价格,并让李皓出一份具体的计划。
    然后这份计划就让李皓犯难了,毕竟要让计划有可行性,光纸上谈兵就不够了。
    还是得派人去一趟看看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计划来。
    于是在李皓不能动身的情况下,李皓就想把盛紘给派出去。
    毕竟在盐铁司里面,就盛紘的盐铁使司副使的官阶比较合适。
    而且在官品上值得信任,虽然人是不太聪明,但至少不会因为钱财而被别人给拉拢去。
    所以李皓这天便把盛紘给单独找了过来,说道:“如今两淮盐场使用晒盐法,成本大为降低。
    官家知道之后,便有意降低官盐价格,让利于民,与民生息。”
    盛紘听了这话,熟练的附和道:“官家仁厚,爱民如子,此事等到百姓知道之后,必然能感受到皇恩浩荡。”
    李皓也是点点头,赞同道:“是啊,官家确实是一心为了百姓考虑。
    不过官盐价格调整,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现如今只靠两淮那边的几封书信,我们总不能随意就定个价格吧。
    到时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和官家交代啊。
    而且根据榷盐制度,两淮的盐也不是在全国都能卖的,川陕四路销售的是井盐、河南河北销售的是解盐,那里的盐价是不是也要进行降低。
    或者需不需要重新根据情况调节几种盐的销售区域,方便百姓就近购盐,这都是问题啊。
    这些问题我们在汴京城里,终究是看不出来的,只怕还是得派人去各地转一转才行。”
    话听到了这里,盛紘就明白了意思,感情李皓找自己来,是没安好心呢,想让自己出京巡查。
    可盛紘自然是不愿意去的,毕竟谁愿意好好地汴京城不待,反而要去到各地奔走。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不光是两淮,估计其他各个州府也都得大致走上一圈,这得花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