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网游之全民领主 > 第二百二十章 项燕与杨无敌

第二百二十章 项燕与杨无敌

陵郡的时间太晚了。
    楚天已经消化琅琊国,在琅琊国建立秩序,自成体系,各座城池民心、治安都很高,还有任命的官员按部就班处理内政。
    琅琊国内的黄巾军、泰山贼、山贼被肃清或者被招揽。广陵郡内还有山贼、水匪横行,仅仅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两个郡国的差距。
    一旦进入开战状态,琅琊国可以源源不断地征兵、运粮,没有后顾之忧,广陵郡不是对手。
    “我比楚子谋慢了半年的时间,这已经很吃亏。如果让他吞并东海国、下邳国,我区区一个广陵郡,又如何挡住他的兵锋?杨无敌,你随我利用传送阵,抵达下邳,我们去拜见州牧大人。”
    这个领主细思一番,最终决定加入抵挡楚天南下吞并徐州的大军。
    徐州开始备战,再次陷入兵荒马乱之中,人心惶惶。
    暴风雨到来之前,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陶谦没有拿出五万两白银赔偿,而是继续在曹豹的支持下,从各座城池募兵,然后在郯县一带布防。
    郯县与开阳县相邻,郯城到夏城只要一百多公里,在《领主》里,并不算远。
    所以双方的较量在于郯城和夏城之间。
    徐州城五个郡国,除了楚天掌握的琅琊国,其余四个郡国的领主齐聚,商议如何加固郯县的防线,阻挡琅琊国的兵锋。
    项燕、杨无敌、宋江,三个史实武将在他们的领主带领下,与陶谦谋面。他们分别是下邳国、广陵郡、东海国领主的史实武将。
    他们有名将,而陶谦有钱粮兵马,于是一拍即合。
    不只是徐州,其余各州也开始内战,实力稍次的领主往往会联合起来对付大领主。
    此时身为徐州焦点的楚天正在杜甫草堂与东汉末年的大儒们交谈。
    有了“四世三公”的特性以后,楚天发现卢植、蔡邕还有其他文人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在他们眼中,楚天也是世家出身,好感度倍增,不再小看楚天。
    琅琊国楚子谋,四世三公,桃李满天下。
    楚天在东汉末年英雄眼中的家世背景悄然改变。
    总之拥有世家身份,拉拢东汉末年的名士更加容易。
    诗圣杜甫也参与交谈,以唐诗与汉乐府诗交流,令卢植、蔡邕等人惊叹不已,所以他们又在夏城多停留一段时间。
    楚天打算在夏城组建文人团体,彻底提升夏城的影响力,成为东汉区的文化中心。
    曹魏有个建安七子,楚天也可以搞个琅琊七子、开阳七贤、徐州八大家……
    文化影响力对领土同样重要,提升经济、民心、特殊人才诞生概率。
    楚天在与蔡邕的闲谈中,得知他的女儿蔡文姬在陈留家中,于是楚天提醒他尽快迁走蔡文姬,防止被南匈奴掠夺。
    蔡邕听到楚天的建议,虽然不知为何,但默默记下。
    楚天算是仁至义尽。
    实际上楚天也没有必要担心蔡文姬被匈奴掳走一事,因为拥有廉颇的领主守在并州,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亲兵低声来报:“主公,徐州四郡国的领主正在下邳城聚集,商议以后抵挡琅琊国南下之策。”
    “一群乌合之众,无足挂齿。如果还是曹豹担任主帅,百万大军也无济于事。”
    “他们打算任命项燕为中郎将,统帅徐州步弓兵,任命杨无敌为骑都尉,统帅徐州骑兵。”
    “……”
    这下楚天不淡定了。
    无论是项燕还是杨业,楚天都知道,一个是战国名将,一个是北宋名将,都打过大胜仗的名将。项燕更多是偏向于统帅,杨业更多偏向于武力。
    两个名将联手,再加上宋江、曹豹等二三流将领,以陶谦的财力,那么统一徐州的大战也不容易。
    楚天挥了挥手,让前来报信的亲兵撤下。
    卢植见楚天表情凝重,不禁疑惑:“子谋为何忧虑?发生何事?”
    “唉,在下为朝廷平冀州黄巾、收编泰山贼、镇压青州黄巾、讨伐国贼董卓,战功赫赫,一心为了天下太平。然而……”
    楚天长吁短叹。
    卢植和蔡邕对视一眼,对这个年轻后辈的烦恼好奇:“子谋不妨直说,如果我等力所能及,定当相助。”
    “然而徐州牧陶谦却屡次出兵攻打琅琊国,战火波及平民,遍地骸骨。不久前我前去洛阳讨伐国贼,他却纵兵袭击琅琊国,险些令我前功尽弃。现在,他又屯兵三十万,打算一举灭掉琅琊国,真是令人担忧。陶谦不能用人,唯亲是举,危害一方,如果琅琊国为其治理,定当民不聊生。”
    楚天尽量夸大陶谦的缺点,以引来卢植、蔡邕等名士的同情。
    他是弱势的一方啊。
    一个太守,出兵讨伐董卓,却被州牧欺负。
    听楚天这么一说,本来就对楚天有好感的卢植和蔡邕有点同情楚天。
    事实便是如此。
    楚天去参加讨伐董卓,陶谦却没有参与。相比之下,楚天这个琅琊相更加受到东汉名士的欢迎。
    陶谦以前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