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得山不愿在这里演出,就推辞说:“我们要奔上海去,只是经过你们这地方,根本没有打算在中途演出。不好意思,我们不能答应店家了。”店老板嘿嘿一笑,看样子,倒是个热心人,他听了郑得山的话,并没有放弃的意思,又恳求说:“大师,我们这地方的人气,那是大的很。我请求你们在本地演出一场,也让我们这里的人,见识见识你们这些人的功夫。这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以后有人提起武术,也让我们想起大师等人的功夫,那是如何的了得!”
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让郑得山无话可答。他眼看着店老板,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徐优进在一旁看出他的心思,就说:“师父,咱们就依店老板的话,在这里演上一场,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的少林功夫,也是好事。你不是常说,要宣扬少林功夫,弘扬中华武术吗?大不了咱们不去上海了,你在这里收徒,我们助你教徒练功,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师兄弟就多了。”
郑得山眼看着徐优进一笑,便说:“那倒未必!咱们在这地方演出一场,倒是可以。要我在这里收徒,我看还是免了罢。”徐优进听到这话,随即问:“师父,你答应在这里演出啦?”郑得山点了点头。
店老板见郑得山答应在这里演出了,那是高兴的不得了。他赶紧对着厨房喊了声:“小四子,你快放下手里的活,到外面取下师傅们带来的大锣,到镇子里的街上,去敲锣邀人。”并又交代说:“你就说,咱们这里来了一起打拳卖艺的师傅,要就地演出一场,给大家看。”
此时已经过午,店里吃饭的客人,也没了。小四子也没有事情做了,正在厨房里与厨师闲聊,他听了店老板的吆喝声,忙答应一声:“来了。”话落音时,人已走出来厨房,接着又向店外走。这里李汉见小四子向外走,他也起身出店走,他这是要出去帮小四子取下胶轮车上的铜锣。
两个人出去不多时,就听外面传来了一阵锣声。锣声一止,又听小四子吆喝着说:“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我们迎宾酒家门前,今天来了几位打拳卖艺的师傅。他们在老板的恳求下,决定在咱们这里演出一场。有愿意凑热闹的,爱看武术的,就到我们迎宾酒家旁,那块空地上去看。”话后,又是传来一阵子锣声······
其实,小四子说的这块空地,就是一片宅基地,就在迎宾酒家的左边,由于此地还没有建房,一直在那里空着。这片宅基地,足有半亩地一片,经常作为“玩把戏”场地。以前有不少耍把戏的班子来过这里,都在这块宅基地上演出过。
这里郑得山听到小四子的吆喝声远去,就问店老板说:“店家,你说店旁有块场地,我们怎么没看到?”店老板说:“大师那是没在意,就在我们店左边,有一块宅基地空着。等一会大家过去,你看一眼,就知道了。”接着他又向厨房里叫了声:“厨房里的两个师傅,现在店里没有客人来,已没有事做了。你们就出去给外面的那个师傅帮下忙,把胶轮车推到宅基地上去,帮他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等一时,一些看演出的人来到了,就回来向我们招呼一声。”
两个厨师是店老板聘来的炒菜师傅,都是不到四十岁的年龄。他们答应了一声,就走出来厨房,又接着向外走。徐优进、明明、小健和娜娜都想出去帮忙,却被店老板阻止说:“你们就别出去了,那一点活,还不够他们三人干的呢!你们先喝茶,歇一歇,等一会该演出时,咱们再一块出去。”店老板说的三个人,那是李汉还在外面,加上两个厨师,就够数了。徐优进几人听店老板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动身。
他们又聊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样子,就听外面人声吵杂。这是来看演出的人,已经到场了不少,大家你言我语的议论的闲话,边在场地上等待着看演出。一时出去帮忙的两个厨师,其中一个回到店里,向店老板回报说:“老板,外面准备好了。看演出的人,也来了不少了,不知师傅们什么时候开始演出?”店老板看了眼郑得山,又回头向厨师点了点头,便说:“我知道1了,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先过去罢。”厨师也就回头走了。
厨师走后,郑得山就向徐优进几人说:“既然外面准备好了,咱们这就出去,准备演出。”话后,就站起身来,迈步向外走。店老板见郑得山动身向外走,又客气的说了句:“大师,咱们再喝茶聊一会儿,再出去演出,也不迟。门外来看演出的人,就让他们多等一会儿。”郑得山说:“不等了,既然答应你们在这里演出一场,早晚都是一样。”说话间,已向房外走了几步。后面徐优进几人,也动身跟着向外走。店老板见他们走了,这才动身向外走。
几个人店老板的引领下,就来到了宅基地上。这时来看演出的人,已到了很多,显得乱糟糟的。大家见郑得山师徒一到,整个场地上,也就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