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即墨人氏,他是孟家三太太的未婚夫,他从坊茨小镇过来的,孟老爷准备留下他做孟家车夫,以后你见了他要装作不认识,昨天晚上见过他的事情谁也不要告诉,明白吗?”
“俺记住了。”
“丫头,……你去袁家还有一个任务,你去了解一下今天寅时住店四个男人的详细情况,其中一个是袁家佣人四婶的丈夫,打听一下他们从哪儿来,准备去哪里。”
“四个男人?!”
“是,四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你一定注意安全。”
“好,俺知道了。”
袁家院子里,江德州慢腾腾走到院门口,耳边的敲门声戛然而止,他怀疑耳朵出了毛病,身体迅速凑近门洞子,眼睛穿过门缝隙极目远眺,一个扭捏的背影渐渐远去,眨眼工夫消失在东面的巷子口。
堂屋里,石头手里提着大水壶站在卢茗的身后,他今儿起的早,脸上没有多少精神气,哈欠不断。
“石头兄弟给俺们添点热水。”卢茗把茶壶盖打开,向上挑挑眉梢,“石头,你今年多大了?”
石头把烧水壶的长嘴压在茶壶口上,懒洋洋地回答:“俺今年十五岁了,不,也许十四岁,俺不清楚,俺爹活着时告诉俺说,他捡到俺时俺还不会翻身。”
卢茗用手捋捋胡须,又问:“喔,石头兄弟是个孤儿呀,俺问你,老板娘这个人怎么样?对你好吗?”
“好,俺把她当娘。”
“娘?!哈哈哈哈”卢茗笑了,坐在他旁边的胖子和青年小伙子也笑了。
三个人笑得前仰后合,让石头一脸蒙圈,他把水壶拎在右手里,用左手背揉揉眼睛,疑惑地看着卢茗问:“你们笑什么?俺说得不对吗?俺自小不知娘亲长得什么样子,在俺心里老板娘就是俺的娘。”
听了石头的话,三人骤然收住了笑声,互相看看,低头不语,他们心里清楚,石头脑子不够用,是巧姑收留了他,让他有了一个家。
正在这时巧姑慌里慌张向这边跑来,她一边跑一边急赖赖地呼喊:“卢大哥……”
卢茗“腾”从椅子上跳起身来,大步窜到了屋门口,迎着巧姑问:“大妹子,你跑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巧姑吞咽了一下口水,哆嗦着嘴唇,“大哥,门外有人敲门,俺猜想来人不简单,平日里,这么早没有住店的客户找上门,一定是二鬼子或者是查户口的,你们,你们怎么办?你们是不是应该先去后院躲一躲?”
“不简单的人?!呵呵呵,大妹子,俺们在河北地界买了良民证,俺们不怕,大不了……”卢茗攥攥拳头,他又怕吓着巧姑,赶紧岔开话题,“天亮了,俺们吃完饭去码头揽活,你尽管给俺们把饭端上来,爱谁来谁来,俺们绝不会连累妹子你。”
邵强从厢房窜了过来,从巧姑身旁跨进了屋子,不慌不忙走到桌子前,他的大手拍在桌子上,眼睛盯着院井,“老二说得对,巧姑娘,你去开门吧,有我们在,你们什么也不要怕。”
巧姑用腰里围裙擦擦手,转身往院门口走,她远远看到江德州在门洞子里徘徊。
“老伯,您怎么不开门呀?”
江德州晃了晃双手,摇摇头,他想说外面的人没有了动静,不知去哪儿了,他的话还没出口,耳边传来了“啪啪啪”的敲门声,震耳欲聋,巧姑张皇地站住脚,侧耳细听,声音来自铺子外面。
袁家铺子的门板和窗板还没有下下来,清早的阳光穿过了门板和窗板的缝隙,洒在铺子里面,铺子里的摆设清清楚楚,靠南墙根有个货架子,还有一个柜台,货架上面摆放着几瓶酒,还有装在玻璃瓶里的各种糖果,五颜六色那么鲜亮;台面上摆着几个大笸箩,里面盛着花生,瓜子,还有一瓷盘的花生轧糖闪着糖稀的金光。
随着“咚咚”的敲门声,从门框上飘下一层层灰尘,在缕缕光线里飞腾,撒在铺子的地上,落在奄奄一息的煤炉子上。
江德州撩起长袍从院门口踉跄到铺子门口,急匆匆窜进了铺子,轻轻打开两扇街门,眼前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
女人本来面对着大街站着,听到开门声,她扭着身子斜视着江德州,嗲声嗲气问:“怎么刚来开门?俺以为人都死绝了。”
女人灼灼逼人的语气让江德州招架不住,他微蹙眉头,厉声问:“你,你找谁?”
女人往上梗梗脖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你是谁?怎么敢用这种口气与俺说话?是住店的吧,哼,你言辞粗鲁,没有星点素质。”
看着女人气势汹汹的样子,江德州急忙拱拱手连声赔不是,“这位大嫂,对不住了,俺是住店的,是巧姑娘让俺前来开门,您是谁呀?来住店吗?”
眼前的女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乌黑的头发,高挺的鼻梁,模样不丑,举止动作有点嚣张,身体左摇右晃,一双杏眼滴溜溜转往上瞟,根本没把江德州放在眼里,说话夹枪带棍,“俺知道你是住店的,巧姑呢?她人躲哪儿去了?”女人翘着莲花指绕着耳朵边上一缕散发,“俺是她的母亲贾氏,你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