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80年代小夫妻日常 > 41第四十一章

41第四十一章

包里有十二块钱,四个红包总共也有四十八块钱呢。但习俗是这样,这个钱她不能省。
    秀梅兄妹几个也知道要推掉,怎么都不肯收。
    苏醒过来帮他们收了,说:“先放在我身上,到了你们家,我再给你们。”
    方荷花心虚地说:“家里准备了过年的钱,红梅你放一百个心。”
    嘴上这么说,其实方荷花心里已经在打算去亲戚那里借个几十十块钱来过年。
    红梅哪里知道这些,以为真的准备好了过年的钱,没再说什么。
    苏福从二叔三叔那儿借来两辆自行车,加上自家的那辆,一共三辆都搬上了拖拉机。
    苏醒在心里盘算着,他可以载着红梅和小东,小军可以载腊梅,秀梅就由苏福载着吧。
    “福子,你也跟着去,秀梅和腊梅还没学会骑自行车。”
    苏福也想去,高兴地跳上拖拉机。
    这会子苏昌盛骑着自行车过来了,“‘醒大个’,要我跟着载人吗,你和苏福两人够不够?”
    苏醒还未回答,苏福就抢话道:“人手够了,不够的话还有我家庆子和喜子呀。”
    他心想,怎么也轮不到你吧,你不就是想载秀梅吗,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苏昌盛悻悻的,站在那儿尴尬地笑。
    待苏醒起动拖拉机,方荷花从屋里提来两瓶酒和两斤糖、两斤面,另外还有两包烟,这些都是苏醒结婚时亲戚送的。
    方荷花给了苏醒一个白眼,“回门哪有空手的,这事还得妈来记着。你们快走吧,还得先去砖厂,过了午时才回门可不好。”
    这时已经八点半了,苏醒踩上油门,“嗒嗒嗒”一阵响,出发了。
    大家都喜欢坐拖拉机,苏福和小军小东一路上说说笑笑,吹着腊月的寒风,他们竟然也不觉得冷。
    红梅和秀梅、腊梅倒是包得紧紧的,围巾缠得只剩两只眼睛和鼻子了。
    到了砖厂,砖厂的领导可不高兴,说:“‘醒大个’,你答应昨天一早就来还,怎么晚了一天?”
    苏醒一个劲地赔不是,也把他爹的事说了。
    领导听了后气消了大半,说:“你爹出了这事倒也不怪你,幸好那辆旧拖拉机还能拉砖,否则耽误厂里一天工了。”
    苏醒问:“今天已经是腊月十五了,啥时候放假?”
    “除夕那天才放假,正月十六开始开工,你年底可还得来干十天活呢。”
    苏醒暗想,都腊月十五了还不放假,竟然要做到除夕前一天,他都没法在家陪红梅了。
    “年底结账吗?”苏醒又问。
    “厂子里这个月现金紧张,怎么也得过了年再说。”
    “哦。”苏醒有些失望,但当着红梅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怕她跟着担心。
    “那是,本钱可不少。最近我在对面几个店里玩,听说开店至少要六七百的本钱,你可以问亲戚借呀!”
    红梅苦笑,“亲戚都穷,都借上估计连一百都凑不齐,大家都过得苦。”
    刘大婶十分惋惜地说:“我年纪大了,平时也忙,否则我就开一个。我每隔五天就要回娘家一趟,我爹身体不好,没人照顾,我得去帮他洗洗衣服做做饭,收拾屋子,时不时还得买药送过去。儿子们见我收蛋都老说我,更不可能让我开店了,只是看着有钱不挣,心里痒痒,你要是开店,我还可以把我家这临街的屋子租给你呢。”
    红梅听了没啥感觉,不仅自己没这么多本钱,借也借不齐,而且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买卖。她觉得自己能出力气挣零花钱就很不错了,做生意她可不会。
    刘大婶又说:“这两年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肯定比农民从土里刨食挣得多。”
    红梅笑着说:“能开得了店的,谁家不是有家底的,我……我家不行。”
    刘大婶倒是有开店的资本,只不过有五十多岁了,年纪大了又没时间而已,她家底就好。她男人以前是吃公家饭的,现在有退休工资,儿女们都在县里有工作。只不过她爹快八十了还一个人住,怎么都不肯来女儿这里,说这样会丢他儿子的脸。
    红梅在想,必须有刘大婶这样的家底才能开得起店,等自己能凑齐七百块钱,还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她压根不必去想。
    刘大婶爱操心,又有副热心肠,她想了想,又说:“我去县里儿子家玩了几回,见不少人摆地摊或挑担沿街卖东西,这样本钱少,就一担子货。不过……你一个未嫁姑娘,怕是不好摆地摊或做个货郞,不像我这样的老娘们脸皮厚。瞧你长得又俊,在外碰到那些个混混就不好了。”
    刘大婶觉得自己有些嘴碎了,红梅没钱开店,也不适合走街串巷,她扯这么些干啥呢。
    红梅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寻思着刘大婶的话,如果挑担卖卖小东西,还真是不错。
    但一想到来时在路上碰到两个混混抢鸡蛋,她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
    过了几天,陈兰芝生的小孩子满百天,李桂花带着红梅去探望。
    陈家村属于红枫镇,方家坝是云桥镇的。方家坝离陈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