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科技崛起,从带着导师上院士开始 > 第2章 真正的天才!【新书求收藏!】

第2章 真正的天才!【新书求收藏!】

    这一日。
    全网各大媒体平台,全部炸裂了!
    仿佛发现旷世奇观一般,无数人争相吃瓜,评论、视频宛如开闸的洪水一般泛滥而出!
    “我的亲妈,奇闻啊,考研390分的学霸报考西京大学被刷了?反倒是一个331分的被录取了?”
    “这是什么操作?”
    “看原帖,据说是他的对手,前不久发表了一篇二区的sci论文,影响因子6.5!”
    “卧槽!”
    “开什么玩笑?sci?还是二区?影响因子6.5??”
    “影响因子是什么?很厉害吗?”
    “这么跟你说吧,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博士,以团队的名义发表sci时,影响因子也只有三点几到五点几……影响因子6.5,完全可以吊打很多博士了!”
    “真的假的,这特么也太离谱了吧。”
    无数吃瓜网友顿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没有人问sci是什么,因为哪怕是个普通人,对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
    提到学术,有一环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期刊和论文。
    在国内,一般将期刊划分为三大类: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和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共有七个,以《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为首,代表着国内科研的巅峰水准。
    遗憾的是,尽管这些年我们在科研上奋起直追,突破了很多关键领域,大大提高了国内七大核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但距离真正的国际顶刊,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最著名的国际顶刊共有三个,分别是《nature》、《science》和《cell》,简称cns。
    除了只收录生命科学论文的《cell》外,大众意义上的顶刊便只有na和sci。
    相比于国内核心。
    前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被广泛认可,含金量绝对是top0级的存在!
    能在这样的顶刊上发表论文,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其中,sci将过稿的文章分为四大区。
    前5%是一区,能入选一区的,基本都是院士级别的超级大佬。
    6%-20%是二区,一般都是教授级别以上,或者有课题、有团队,有顶级实验室、以及巨额科研基金支持的学术大拿,个人想要仅凭一己之力,几乎不可能做到。
    事实上,即便是211和985高校的博士课题组,发表论文往往也只是四区而已。
    而现在,你告诉我,一个双非的本科生竟然能发表一篇二区、影响因子6.5的sci论文?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全网哗然一片,甚至不少人都开始朝着恶意的方向联想。
    “呵,张峰老师不是说了吗,只招一个人就别考了,你肯定考不上,人家是按身份证号录的,错一位都不行!”
    “恶心!以前只听说国内的学术氛围很差,没想到已经差到了这种程度!”
    “这不纯纯学术妲己吗!”
    “就是,我掏钱挂个名,也能上研究生了?”
    “呜呜呜,我们没有背景的普通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转瞬之间,全网一片骂声。
    就在大家纷纷指责高校搞黑幕、残害无辜考研学霸时,另一股声音出现了。
    “笑死,走后门,你们没看人家是一作吗?你走后门能走来一作?”
    “这大哥虽然初试分数没那么高,但人家科研实力变态啊,做学术要的可不是只会考试的人,我要是老师肯定也选他。”
    “但凡念过书的,都知道6.5的sci一作意味着什么,网友根本不懂这是什么概念!”
    ……
    舆论热议之际。
    魔都别墅内,却寂静的可怕。
    杨小峰看着眼前的数据,额头冷汗密布,按在鼠标上的手微微颤抖。
    他居然被刷掉了?
    卧槽,老子特么心态崩了啊!
    要知道,他的分数可是比对方足足高了六十分,却依然以失败告终?
    最恶心的是,对方的最终成绩只比他高了0.5分!
    0.5分啊!
    看不起谁呢!
    看着那猩红刺眼的‘拟录取’字样,杨小峰只觉得一股逆血涌上颅腔,眼前发黑。
    另一边,一向沉稳权威的杨大海也彻底坐不住了。
    6.5……sci……一作……
    作为一名资深教授,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了。
    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现在的他,也写不出这种级别的学术论文!
    虽说这些年他致力于钻研混圈和应酬,学术工作怠慢了许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教授的名号摆在那里,如果连他都做不到……
    一个小小的双非本科生?
    开什么玩笑!
    “是不是真的,查一下就知道了!”
    杨大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