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想有的没的,等以后取经功成,得了正果,咱哥俩再好好聚一聚。”
猴哥也敛色应声,不再玩笑。
临别之前,杨庆拿出自己手搓的照相机,給他、菩萨、以及猴哥三人来了个合照,留作纪念。
菩萨和杨庆交情匪浅,已然见怪不怪。
她不但用过照相机,还用过摄影机呢!
杨庆做出这两样东西,不为别的,就想记录西游的全过程,并永远地保存下来,作为自己的珍藏。
这可比甚么法宝、兵器珍贵多了。
连菩萨都同意、佛祖都默许了他的做法……
条件是另拷一份底片,作为佛门的藏宝。
去往大唐的祥云上,杨庆拿出照片,笑道:
“猴哥笑得真开心,不知道他带上紧箍儿之后,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菩萨也笑道:
“你怎知我要给他戴箍儿?他若一心保取经人西去,我怎会费心约束于他?”
杨庆解释道:“猴哥乃是心猿,最是跳脱不定,而那取经人不用想,定是个虔诚、认死理的和尚。他与猴哥初遇,不打起来就算好的,哪能一见之下,就高山流水遇知音,齐心协力,共图取经大业?”
菩萨不禁叹道:“人间口口相传,牛郎是个老实巴交的放牛娃,却哪里知道你的心思,比那马蜂窝上的洞还多!”
你这是损我呢,还是夸我呢?
姐弟两个一路说笑,兼记路程,不一日,便到了唐都长安城外。
待他们变作两个疥癞游僧,混进长安城里时,天色不觉已晚了下来。
于是就进了东市街旁的一处土地祠,权且暂住一段时日,以便查访取经人。
祠内的土地公,很有眼力见,连忙叩头迎接,又飞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的各庙神祇,教他们都来参见。
菩萨说明来意后,便让众神各归本处,不要走漏消息。
也请土地公去附近的城隍庙暂住,别来打扰她和杨庆。
次日一早,两人便游览佛寺,遍访高僧,找那取经之人。
形式主义还是要做的,毕竟总不能直接去找江流儿和尚、陈玄奘法师,钦定他去取经吧?
数日之后。
泾河龙王变作一个白衣秀士,去找当朝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叔父,也就是长安城西门大街上的卖瓜、卖卦先生袁守诚,开始了自己的送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