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 第51章 借机推出科举制

第51章 借机推出科举制

    对于冯去疾等人的反对,嬴羽表示无所谓,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不过让嬴羽感觉有些意外的是,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官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不少官员全都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一脸准备吃瓜的模样。
    看着下方站出来提反对意见的这些官员,嬴羽淡然道:
    “本公子也觉得诸位大人的话十分有道理,不过有名气并不一定代表着有能力,我大秦每一个官员那都是重之重,所以选择官员必须要慎重才行。”
    “好在,经过本公子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是想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诸位大人一起看看吧。”
    “青龙,将东西分发给诸位大人。”
    封赏萧何等人其实是嬴羽抛出来的饵。
    而现在提出选举官员的方案,这才是嬴羽真正目的。
    既然本公子举荐人你们这些大臣反对,那好本公子就不举荐了,咱们换一个公平的方式来。
    毕竟现在有不少官位空缺,确实需要补充,可是百官们自己把举荐这条路给堵死了。
    如此一来百官们只能按照嬴羽的方法来,不同意都不行!
    随着嬴羽一声令下,青龙立刻带着锦衣卫,动作麻利的将一叠叠纸张分发给了殿中所有大臣。
    没错,就是纸。
    早在嬴羽去沛县的时候,纸张便已经研究了出来。
    如今制纸的工艺已经成熟。
    冯去疾疑惑的接过锦衣卫递过来的纸张,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嬴羽,这才把目光看向了手中的纸张。
    入目的是六个大字:“文武科举制度!”
    随后冯去疾开始翻看了起来,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脸色变化越大。
    从最初的愤怒,震惊、疑惑、到现在的欣喜。
    这个所谓的‘文武科举制度’写的相当的详细。
    文者考律法、经意、安民、治国、算学等。
    武者考谋略、战阵、练兵、勇武、骑射等。
    各地选拔其中优秀者,送往咸阳,随后再进行一次所谓的大比拼,胜者才能有登堂入室的资格。
    这‘文武科举制度’虽然限制了氏族亲贵举荐制,可这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秦朝时期的举荐和后面的朝代是不同的,虽然同是官员氏族举荐,可是在大秦你想当官那必须得有真本事才行。
    如果是草包一个,那是没人会为你举荐的。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连坐的政策了,如果被举荐之人犯了错,那举荐之人也会受到牵连。
    如此自然就没有人敢随意的举荐了。
    就算是举荐那也是找一些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是随便的任人唯亲。
    如果大秦真的实行了这个所谓的‘文武科举制度’那对于他们这些亲贵氏族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毕竟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掌控在他们这些人手中的。
    至于贫民百姓,低贱商贾,能把字认全就已经是很难得了,当官他们还不够资格。
    “公子此法虽然精妙,不过尚有不足之处...”
    “天下能人异士无数,有些人虽然不识字可却腹有乾坤,胸有韬略,这种人若是因为科举制而无缘为大秦效力,岂不是一大损失。”
    “在下建议,除了文武两者之外,应该再增设一个杂科,例如锻铁、制器、驯养马匹等。”
    在冯去疾等人还在琢磨这‘文武科举制度’的得与失之时,麒麟殿中突然有人开口提议道。
    而这开口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萧何。
    声音一出,顿时引来了百官瞩目。
    见到是萧何开口之后,冯去疾冷哼一声:
    “哼,这是大秦朝堂,我等商议国之大事,有你说话的份吗?”
    显然冯去疾并不待见萧何等人,因此不假思索便冷言相向。
    这时,上卿蒙毅却忽然站出:
    “公子,臣倒是觉得此人说的颇有道理,正好臣也补充一点...”
    “臣以为这‘文武科举制度’应当有一定的门第之分,不然消息一旦传出,世人必定蜂拥而至,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变故,同时也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听了蒙毅之言,冯去疾顿感意外。
    他与蒙毅都属于先秦贵族一派,此时蒙毅居然不帮自己说话,这能不让他意外吗?
    此时的冯去疾,一颗心思全都放在了打压萧何等人身上。
    至于‘文武科举制度’虽然不错,可是他根本就没有在意。
    可是蒙毅却和他不同。
    蒙家人做事,从来都是将大秦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果大秦与自家利益有冲突,那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放弃自家利益,选择支持对大秦更有利的。
    这也是始皇信任蒙家的根本所在。
    在蒙毅看来,这‘文武科举制度’绝对不一般,若是真能实行,那对大秦的格局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是好的。
    因此萧何之前的提议,在蒙毅看来完全是正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