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修仙从继承皇位开始 > 第三章 大周使臣

第三章 大周使臣

    “四海?”齐治平听着这名字,疑惑道。
    在大夏,四海也被称之为天下的意思。
    毕竟整个七国之地虽然处于东胜神州的东部,但是四周被海水所包围。
    杨昭将这个书院取名为四海,意思不言而喻。
    他要建立的不仅是整个大夏最大的书院,而是整个七国之地最大的书院。
    “会试的题目出的怎么样了?”杨昭问道。
    离开之前,他有让齐治平以及顾植等人一同商讨会试的题目。
    “总体的题目已经敲定,除了去年相关的世家之乱,还有夏周大战,还有针砭科举之利弊等,”齐治平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些题目,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杨昭。
    只见杨昭并不生气,反而是很满意的点头道:“朕需要的不仅仅是歌功颂德的臣子,人无完人,有错误就要提出来。”
    杨昭自认为自己不过是借了前世教育的光,将一些东西搬了过来,还不至于厚脸皮到真的居功自傲。
    而且需要不断的批评才能够有进入,不然只是沉浸在一时的成就,沾沾自喜,是不会有太大进步。
    这样只会永远陷入一个怪圈之中,新的曹焕、徐弘等会再次出现。
    只有不断的看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
    “陛下之才情,古今帝王中少有……”齐治平立刻赞扬道。
    杨昭笑道:“好了,朕知道你不会拍马屁,就别为难自己了,下去准备方才吩咐的事情吧。”
    杨昭挥手打发了要拍马屁的齐治平,后者收到命令后便离开了。
    杨昭靠在椅子上,总算是将一切忙完。
    他会想起这一趟洞天之行。
    有得有失,不过得到更多。
    沉江剑、还有鸡哥以及《万魂神诀》算是其中最大的收获。
    其他的上古遗物应该也是价值不菲,等过些时日去换取其他资源。
    唯一的失可能便是施展国运加身之时损失的一半寿命。
    “这种氪命功能今后少用点为妙。”杨昭叹息道,这些损失的不仅是大夏的国运,还有他自身的寿命。
    原本九百年的寿命,如今只剩下四百多年,要不是有其他收获,杨昭的心都要滴血了。
    好在此行的任务都完成了,找到了两个干活的散修。
    相信过不了多久便能寻到一些适合修行的修道种子。
    将堆积了几日的奏折整理完毕之后,杨昭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后睡了一个难得的安稳觉。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杨昭除了与齐治平等人规划四海书院的建立问题,还有一些关贸相关的问题。
    自从皇极道宗签订契约之后,齐、魏、蜀三国便与大夏的断绝了商贸的往来。
    而且北元因为杨素的刻字之后,也不再与大夏进行商贸交易。
    顿时让杨昭有些头疼。
    “陛下,大周呈来国书,有意出使大夏。”鸿胪寺的官员在内阁找到了杨昭,将大周的国书呈递了上来。
    杨昭大感意外的看着大周的国书,确实是有使臣要出使大夏,而此人的身份,还不低。
    大周的太子,武国策。
    杨昭看完之后传给了齐治平,后者一看,笑道:“看来陛下这一战真的把大周打怕了。”
    原来大周的国书之中充满了谦卑之意,与以往的盛气凌人完全不同。
    这主要归功于杨昭那一场长驱直入的大战。
    “挨打知道疼就好,就怕那种明知打不过,还要叫嚣的,最是恶心。”杨昭说道,“既然如此,让他们出使又何妨。”
    齐治平提醒道:“陛下可要小心大周,他们历来如此,从以前是大夏属国的时候,也是谦卑姿态,经常派遣使臣前来学习,等到国力强盛的时候,便会反过来危害大夏。”
    齐治平深谙大周历史,对于这种如同狼崽子一般养不熟的国家,有着深深的厌恶感。
    杨昭笑道:“朕巴不得让他们好好来学学,就是看他们敢不敢像大夏一样,自断一臂。”
    杨昭当然不怕被大周偷学去,大夏现在的成就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科举制就能够改变的,除了民心,他还掌握了大雪龙骑等强有力的保障。
    拳头永远是最管用的道理。
    “此事你去操办吧。”杨昭说道。
    ……
    十日后,腊月初十。
    来自大周的使臣团在大夏士兵的护送之下,来到了奉天城。
    以往都是大周自己的军队随行,并且大夏的官员一路接待。
    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周的军队被拦在大夏境外,双方险些发生了争斗,好在有武国策出面,才有了大周妥协,免于一战的境地。
    不但军队不能随行,一路上也是近乎于驱赶着尽快入京,始终被大夏的军队催促,大周使臣团怨声载道。
    好在一路舟车劳顿,终于来到了大夏京城。
    几名大周鸿胪寺官员忍不住心中暗骂了几声大夏皇帝,居然如此无礼的对待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