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185章 这是在耍朕玩!(第三更)

第185章 这是在耍朕玩!(第三更)

    一边论功行赏的时候,一边也在大规模筹备忠烈祠的事项。
    各地的抚恤金也陆陆续续在调运、安排分发。
    陕西战死者甚多,有数十万家庭等待抚恤金的方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人仔仔细细去完成的事情。
    赵宁给张浚密函,让他务必在今年完成陕西所有抚恤金的发放。
    抚恤金是朝廷重新组建军政体系最重要的一环,不可有误。
    朝廷三令五申说要尊重士兵,皇帝也多次亲自鼓励大家,并且密切交谈,甚至把忠烈祠摆在国子监附近。
    表面功夫是做足了的,也引导民众慢慢淡化对士兵的歧视。
    至于刺字那种侮辱性的做法,也全部废除了。
    精神上的认可不可少,但实际的鼓励,也不能少。
    这抚恤金就是实际的鼓励。
    也是对战死者、重伤者的承诺。
    更是真正赢得信任的关键。
    以前的士兵懒散习惯,朝廷也纵容。
    现在这风气都得改一改,朝廷要严抓,朝廷要说到做到,士兵也得拿出认真的态度。
    抚恤金的事项,由军政院、枢密院各自在推动中。
    钱肯定是足够了。
    五月十一日,赵鼎从淮南回京。
    赵鼎给了赵官家一个数字,两淮去年的现钱收入进账是500万贯,算是慢慢在恢复。
    至于农税收入,去年两淮的粮食总收入120万石,也比前年要多。
    但这个数字显然也是在坑你皇帝老子。
    两淮有良田亿亩,每亩每年平均产量4石,一年总产量4亿石。
    农业税十抽一,4亿石能够抽出4000万石出来,如果路上的耗羡40%,那也能交上来2400万石。
    但实际上,两淮在大宋朝官方纸面上的田只有5000万亩,少了一半。
    即便是少了一半,也能抽1200万石。
    即便是有些百姓不愿意交粮食,以折纳来抵税,一半的百姓用折纳抵税,也应该有600万石才对,可是现在只有120万石。
    这就不合理。
    税粮呢?
    去哪里了?
    用脚指甲想都知道去哪里了!
    赵鼎用比较凝重的语气说道:“官家,恐怕隐瞒田产,偷税漏税者甚多!”
    这不就是京畿路的天潢贵胄们一样吗?
    表面上一个个不交农税,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的田产。
    转运司衙门要收税的时候,就找老实巴交的小地主和下户去收。
    朱元璋规定,大明朝约8亿亩田,每亩田收4.01斤,一年一共收2673万石左右。
    大明朝纸面上的农税规定是非常低的。
    而大宋朝十抽一的农税,一亩产量按照2.5石,也就是300斤,每亩抽30斤,每亩田是大明朝的7倍多,但一共也就只能收3200万石。
    这合理吗?
    这他妈的就是在耍朕玩!
    按照大宋朝真是的田产7.6亿亩左右来推算,每一亩艘30斤,一共收228亿斤粮食,也就是1.9亿石。
    有些地方路途遥远,耗羡按照50%折算,那也还有9500万石的粮税收入。
    3200万石,离9500万石有6300万石!
    这6300万石去哪里了?
    赵宁看完那份账单,说道:“哪些人隐瞒田产,又有哪些人偷税漏税?”
    赵鼎思忖片刻,说道:“隐瞒田产者大多是上户、官田,还有一些是为了避税,把田卖了,主动成为佃户。”
    “你说的把田卖了,主动成为佃户是何意?”
    “有些地方大户隐瞒田产,通过关系,即便增加田数,也不必多交税,而有些人为了避税,则把田卖了。”
    “百姓会愿意把田卖了?”
    赵鼎说道:“愿意,这是臣这次去民间实地考察到的,百姓的赋税之重,超乎想象,有些人承担不起了,宁愿成为无田的佃户,也不愿意在拥有田。”
    赵宁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均田承租的新农政,就是为了打破土地兼并的格局。
    这是粮食议价权的争夺。
    土地过于集中,资源掌握在大地主和贵族手里,粮食定价权便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打破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粮食,节省朝廷开支,就是赵宁的目的。
    现在的粮食供给,相当一部分是朝廷用钱买,还有一部分是用入中法兑换。
    而此时的局面确实,自由农甘愿把田卖给大地主、贵族,委身成为无田的佃户。
    为何?
    农税制度和行政收税的方式出了大问题啊!
    赵宁说道:“卿有何建议?”
    赵鼎沉思片刻,说道:“诡名户甚多的根本原因,是不分官户、形势之家有免税权,一些小地主和农民才愿意把田卖给他们,并且成为他们的佃户,从而达到自身免税的目的。”
    “想要破除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