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圣人 > 番外七 司马懿和诸葛亮(上)

番外七 司马懿和诸葛亮(上)

    按照律令,在审讯前,犯人主动招供即可认定为自首,按律应减罪1等(按问制度);被抓前自首可减罪2等。
    阿云在被衙役抓获后,立刻主动供出罪状,也适应减罪的条款。
    按照大楚的规定,衙役的审问不算审讯,只有抓捕权,没有审理权,所以阿云被抓后立刻招供,也算自首。
    所以阿云还是不能被处死。
    这算是1个司法漏洞,可是诸葛亮的说法确实没问题。
    如此1来,司马懿和诸葛亮彻底对上了。
    司马懿说,过于强调“按问”制度,是变相地鼓励凶手行凶,因为行凶后自首即可免死罪。
    诸葛亮说,1味地杀伐,会堵塞以后人犯自首之路。
    司马懿说,阿云因为张大年纪大,长得丑就行凶,乃心存恶意,对其减刑,乃是违背了律法减罪的初衷,而且鼓励天下凶徒行凶。
    诸葛亮却认为,既然律法有“自首减罪”,就当依律而行。
    ······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2人还只是就事论事,可2人身后,还有大批的旧部,支持者,他们也加入到争执的队5中,对另1方进行攻讦。
    本来是处理案子,现在倒成了政治斗争。
    蒋济弹劾诸葛亮不遵律法。
    诸葛亮的小弟马良也弹劾司马懿不遵律法。
    蒋济说诸葛亮是“妄自尊大,违法乱纪,不守臣道”。
    马良就弹劾司马懿是“擅作威福,拉帮结派,不守臣节”。
    双方斗得天昏地暗,倒是显得乌烟瘴气起来。
    曹昂很清楚,很多人在借机生事。于是立刻调任司马懿为兖州刺史,又调任诸葛亮为路部尚书。
    两人身份调了个个。
    诸葛亮失去了豫州刺史这个要职,司马懿则回到了担任刑部尚书之前的身份。
    司马懿对此更恼了。他这兖州刺史,虽然也很重要,可到底比不过4大刺史,他这是赤裸裸的贬黜。
    他明明什么都没有错。
    诸葛孔明胡搅蛮缠,倒连累自己受罚。老师对待他们2人,确实偏心诸葛孔明许多。
    到了兖州,司马懿因为心怀怨怼,懒散了许多。
    贞观2十5年(223年),兖州发生了崇德侯刘佗和崇德侯刘凯2人谋反事件。
    大楚代汉时,还存在的诸侯王,尽被封为崇德侯,其中刘佗是之前的任城王,而刘凯是之前的东平王。
    所谓的谋反事件,乃是有人告发他们说了1些反动的话,这更像是底下人炮制出来邀功的。
    曹昂也清楚,事实未必如此。
    可大汉已经亡了2十多年,曹昂并不准备再继续养着这群闲人。
    2人造反,本来跟司马懿没什么关系,可偏偏其弟老6司马进与刘凯的儿子关系亲密,牵扯其中。
    又偏偏司马进在司马懿身边为吏。
    如此1来,司马懿便被牵扯进这场谋反案中。虽然所有人都相信,他肯定不会和刘凯这些前朝宗室牵扯到1起。
    可这种事情,沾上了便是1身骚,根本说不清。
    曹昂没有重处司马懿,只是将他贬为西平郡太守。
    西平郡位于西海边,于中原来说,乃是穷乡僻壤,荒野之地。
    司马懿有些绝望了。
    为什么1步1步向前,可总是离着目标越走越远。
    司马懿从兖州出发,很快到达陕县。
    驿站之中,竟然遇到1个不速之客。
    听说诸葛亮在此,司马懿1愣,下意识地便不想见对方。落魄至斯,他实在不想让这个敌人看到他的狼狈。
    可司马懿没有想到,诸葛亮主动来见他。
    司马懿闭门不见,谁料诸葛亮直接将门推开,闯了进去。
    “孔明,官做的大了,脾气也大了。”
    诸葛亮笑道:“师兄,咱们师兄弟在他乡相见,你竟然不愿见我,是谁脾气大啊?”
    “你是来奚落我的?”
    “师兄怎么会这么想?”
    “你不在京中,来弘农做什么。”
    “与师兄1样。”
    “什么意思。”
    诸葛亮拿出1张官凭,递给了司马懿。
    “师兄,我被授为镇南都护府都护。”
    看到司马懿有些疑惑,诸葛亮解释道:“朝廷新设镇南都护府,辖朱提1郡,监益国、宁国(益国分出)、黔国(牂牁郡)、康国(越雋郡)4国,宣抚掸国、骠国、汉越、车离、达光及身毒诸国。”
    司马懿听了,有些疑惑。
    “天子为何要贬你的官?”
    “为何师兄觉得,我是被贬官,而不是毛遂自荐。”
    “你去西南做什么?”
    “天子想重开西南的丝绸之路,而且将西南4封国的建设规范化。”
    “那也不需要你啊,你马上要做宰相了。”
    诸葛亮笑道:“师兄觉得,当宰相是为了什么?”
    司马懿不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