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觉得只有自己做好了,才不枉费李爱国冒着风险的举荐。
所以半路在牛车上就开始了构思。
第一次做墙画,虽然她有信心,但到底没有实践过,心里也是没底的。
所以她不准备弄太复杂的。
可以将之前的稿子做个简化。
这可不算一稿多用,她投报纸、画报不能重复,但是墙画属于另外一个版块了,而且她还会修改,完全不虚。
要知道如今华国还没正式版权法呢。
林小红又考虑到涂料问题,颜色不好弄的话,她怎么靠单调的颜色出彩。
还有墙面,是青砖还是红砖,或者是泥土房。
不同的墙面就要有不同的方案。
这都是要考虑一下的。
总不能要作画了,这不行那不行的。
到时候就是将画勉强画出来了,那位镇长怕也要有些失望的。
所以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牛车晃晃悠悠的终于到了镇上,也四点多了,林小红没有拖拉,带着仨崽崽回家。
该买的该玩的都在县城完成了。
没必要再在镇上浪费时间了。
仨崽崽也有些疲倦了,毕竟还小。
“加油!还有十分钟,我们就能到家了!”
林小红给仨崽崽加油打气。
这次她背篓里头东西不重,大米没买,豆腐没买,只买了罐头,这是答应仨崽的。
肉也想买的,可惜去晚了,卖完了。
她还买了十八尺的军绿色布料。
要给家里人做春装的。
“要不要歇一歇?”林小红怕仨崽崽太累了就问道。
李大江看向弟弟,抿抿嘴,“小河,你累了么?”
李小河撅着嘴,“有点。我想回家。”
林小红想说“她抱着”,可是她有自知之明,她抱不动。
顶多两分钟,她就废了。
林小红拿出皮带,让小河拉着一头,她在前头拽着。
心里也做了决定,下次没有直通牛车,她可不带仨崽崽去县城了。
去时一时爽,回来火葬场!
终于熬到家了,林小红这次没瘫,她要生火。
屋里没比外头暖和多少,怕孩子们着凉。
“娘,我想看看罐头。”李小河回到家好像精神不少。
林小红正蹲在灶台旁烤火呢,闻言抬头,“你饿了?”
李小河拿着一根木柴抠弄着,摇晃着小脑袋,“没有。”
林小红懂了,馋了!“等会啊。”
她往灶坑里多塞几根木柴,能烧一会子了。
起身,将背篓磷在手上,“咱们进屋。”
“你们将东西放好了。”林小红问大儿子、二闺女。
他们洗完澡去了百货具盒,他们自己挑的。
别看文具盒没啥技术含量,价格却不便宜,小一块钱一个,还好不要钱。
开学之前,她想在镇上供销社给买的,结果人家卖光了。
后来就给忘了。
这次可能带着孩子,就给想起来了。
李小河也想要的,她和他说,现在买,明年就旧了,上学只能用旧的了,她不会再给买第二个了。
人家慎重考虑过后才不买的。
林小红招呼仨崽崽围过来,“不是给你们买了罐头么?现在吃还是明天再吃?”
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不过,也有她一份哈。
她则从面口袋里掏出布卷,放进炕柜。
明天她就准备裁剪出来,然后慢慢做,等单衣能穿出去,怎么着也能一个月后了,所以不急。
“娘,我们明天吃。”
仨崽崽一脸严肃,像是做了什么重大决定一般。
看来已经商量出结论了。
林小红也不反对,“那先将罐头放五斗橱里了,明天中午咱们一起吃。你们晚上想吃啥啊?我也累了,太复杂不想做,随便对付对付吧。”
她也不是铁打的,也很疲呢。
她开始数钱、票。
她给自己也做了个包,就是后世普通的手包,没有带那中。
里面做了好几个隔断,用来装钱和票。
她将钱尽量展开,按照面额大小排列放进去。
还有票据也是如此。
她现在票据最多的还是布票。
好在布票的期限都是一年,距离失效还有很长时间,可以积攒着。
豆腐票、卫生纸票和肉票都是月票,需要这个月就花掉。
好在这些票在供销社也能使用,倒不用专门再去一趟县城了。
明天她在家休息,后天去供销社买。
还有什么事呢,趁着放假赶紧办了。
对了,最好问问李爱国,去哪个墙面做画。
涂料搞的怎么样了。
大江主动道,“娘,我们做饭吧。”
林小红抬头看他们,“那你们想做啥?蒸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