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让林雪挑一部分蘑菇、野菜拿回去,剩下的都归她。
这都提前讲好了。
林雪将蘑菇和野菜交给林建设,让他拿回家,“小姑,时间门还早,我们帮你摘蘑菇吧。”
林小红巴不得多几个劳动力呢,来者不拒,“行啊,我去拿针线。”
她要将摘干净的蘑菇用线窜起来,挂在通风阴凉处,这样好干,不容易烂。
人多干活快,她仨大侄女又是干惯了的,很快就有了四串蘑菇。
林小红拿着它们在院子里转一圈,阴凉通风的地方不少。
但是没挂的地儿啊。
最后找了几个木棍,简单支了个角架。
用布绳子(曾经的鞭子)固定下,才将蘑菇串挂上。
她发现家里缺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晒衣杆。
之前是有个的,在西屋窗户那到猪圈。
要是不养猪还能凑合。
即使林二哥将猪圈收拾得很干净,味道还是有的。
她前两天直接给切断了。
这两天没洗衣服也就忘了。
她准备在东屋前边立两个杆子,再买一些麻绳。
记上,下次去供销社一起买了。
“小姑,我们回去了。”
林小红摆手,“晚上吃完饭就过来啊。”
她回屋炒蘑菇,答应闺女的。
吃完饭,天还大亮呢。
林小红开始琢磨鱼具,拿着线在手上绑来绑去。
她在琢磨活扣,就是越挣扎越紧那种。
她是看过相关视频的,但是印象很浅,已经记不清了,所以还得看自己。
“小河过来。”
在自己手上还是不方便,找个工具人。
儿子该用就得用,不用不舍得。
“伸手!”
林小红开绑。
也不知道手指头咋有痒痒肉,李小河这个扭啊,好在手伸得直直的,“嘻嘻嘻…娘你绑我干啥?”
林小红瞪眼,“别动!我在做个实验。”
李小溪过来了,也伸出了手,“娘你绑我。”
林小红还在实验,“没事,你弟就够了。”
工具人一个就够用。
林小红突然灵光一闪,她想到了类似戒指的圆环,如果有两条线窜过圆环,一端固定,一端拉紧,那套就紧了。
她拿着线系出一个圆,再让线的另外一端窜过这个圆,一拉…紧了!
初步成功!
线太细了,她得做双层,然后搓在一起。
还得找个合适的棍子,最好是圆竹竿,可惜没有。
只能找细长的小棍子,倒也不用太长,手臂长足矣。
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将线固定在棍子上。
家里没有铁钉,她索性拿着线和棍子去了娘家。
林家为了等上工的饭刚做上。
林小红和林建设一顿研究,反正凑合整上了,至于行不行还得实践。
林建设反正没少泼冷水。
林小红赏他个脑瓜崩跑回家了。
——————
晚上捉鱼林家仨哥也来了,她们队伍浩浩荡荡的,也不知道能捉多少黄鳝。
今晚是圆月,不用灯也能看到路。
她们奔着田地的下水后去了。
“妹子,你不买鱼了?”林哥开着玩笑。
林小红点头,“买啊。可是我只要黄鳝,不要泥鳅,不咋好抓。而且和我长期合作的小伙子脚丫子被扎了,近期下不了水了。”
这不是她的锅啊。
如今人们穷,根本没穿雨靴子的习惯。
那些爱玩水的几乎都被扎过脚,频繁到他们都不当回事儿。
不得不说,这时候人真皮实。
林哥拍着胸脯,“以后也不用买,哥给你抓,我都抓出经验来了。”
林小红知道林哥给嫂抓泥鳅、黄鳝熬鱼汤。
最近小孩养得不错,哥又有些恢复本性了。
林二哥嗤他,“快别吹,哪次不都泥鳅,我就没看过黄鳝。”
林大哥也落井下石,“确实没有!”
林哥不干,“那是你俩眼睛不好使。建设,你说有没有黄鳝?”
林建设点头,“有,没比泥鳅大多少,也不知道叔打哪抓的,只抓了孙子。”
惹得林哥笑骂,“我这回绝对抓爷爷,爹都不要。”
大家伙也跟着乐。
到了地方,大家伙停住了。
林大哥看看身后,“人太多了,这样动静太大,鱼吓得不敢出来了,咱们分开,看最后谁捉得多。”
问题是咋分。
林建设立马道,“我不和我爹!”
得,还有提要求的。
林大哥一脸的嫌弃,“我还不要你呢,小眉、建立过来。”
林大哥家老也跟来凑热闹了。
林建设喊大江,“大江,咱俩一伙。”
李大江看向林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