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带着仨崽去了林二哥、林哥的地基帮忙了。
这块地基怎么说呢,有好有坏吧。
它在生产队的大东头,离林爹林母家倒是不远,走路也就七八分钟。
但是和生产队却是隔着的,并排个大鱼塘。
本来这处就是个大水泡子,长了不少芦苇。
后来生产队要扩建鱼塘,这处就被选中了。
芦苇被割了,水放干了,再次扩挖。
挖的泥土就被就近处理了,垫出了两处宅基地。
其实林爹最初给林二哥、林哥批的地基不是这处,那时候还没这个地方呢。
后来随着这处地基成型,林爹越来越好,就给换了。
主要是最近也没人要批地基盖房子,就很容易操作。
至于之前的两块地基当然是让出来了。
林爹看好这两处地基的重要原因是够高,土还肥沃。
盖房子的都知道地基不能洼,要不然会存水,房子住不了太久就得坏。
所以很多地基都需要垫高,别觉得容易,这需要大量的土。
又要挖土、运输、夯实…工作量绝对不少。
林小红就见到填地基填了两年的。
当然就是抽空填那种。
至于土地肥沃则是因为这些土都是从水泡子里挖出来的,烂泥里含有很多腐烂的物质,跟农家肥差不多一个性质。
回头种自留地肯定会丰收的。
因为林爹的远见,这两处地基还是很好收拾的。
首先就是拔杂草。
别看这处地基新垫起来不久,但是土够肥,几乎长满了杂草。
因为水分大,点不着,只能用手薅。
好在土块松散,比较好薅。
林小红和仨崽到的时候,杂草已经清理大半了。
她们也赶紧加入了薅草大军。
为了薅草,小课堂都停课了。
“二哥,你咋还让二嫂来了,再累犯病了。”林小红一边薅草一边和林二哥唠嗑。
林二哥扭头看了眼,“她心里有数。”
林小红心想,估计二嫂是兴奋吧。
分家了就可以当家做主了。
这和孝顺不孝顺关系不大,这点她还是明白的。
作为媳妇,谁不想全心全意建设自己的小家呢。
林小红将野草放到一边,回头还能喂猪,“你们准备盖啥房子?”
说起这个,林二哥有些愁容,“我是想盖土坯房,我自己做土坯,爹能用到大梁和木料,找老叔做窗户、门,用不了太多钱,我算过两间房的话,、四十就够了。我想带你二嫂去趟省城医院。你二嫂不干,非得盖青砖瓦房,最次也得半青砖的,她不想去看病。”
林小红一时之间不知道说啥了,不好直接判断谁错谁错,都有道理。
要她说,看病是不能拖。
但是现在情况是林二嫂一看就是要养着的病,需要长期吃药。
那样二哥家里负担就重了,再想盖青砖瓦房就难了,估计林二嫂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才这么执拗的。
这个还真不好劝。
要硬拉着林二嫂去看病,效果也不一定好。
不是说很多病和心情有很大关系么。
“这事你还得和二嫂好好商量,实在讲不通,可以折中一下。”林小红也没太好的办法。
林二哥闷声回了句,“我知道。还是我没用,挣不到钱,要不也不至于…”
林小红就不爱听了,“二哥你不能这么想啊,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她二哥比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有担当。
至于挣钱,真的是大环境限制。
怪不得他的。
“哎,不说这个了。小雪和我说,你那个小课堂可管用了,她现在听课不费劲了。”林二哥露出两分笑脸来。
“还行吧,小雪这几个丫头比建设要认真。我最近真的太忙了,等暑假的时候在给她们加加量。”她还不信了,这么操练,这几个孩子还考不上初中。
不过她也知道,小课堂不可能一直开下去,等孩子们上了初中就没那个时间了,所以现在她有意识的在教孩子们怎么读书。
读书真的是有方法的,后世的老师们可能更善于总结这些,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灌输给学生们。
比如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大量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还有自己总结归纳的要点,背诵的时候可以靠一些联想或者是画图等等,都是一些不错的学习方法。
她没有敝帚自珍,尽心的教给了她们。
就希望她们上了初中以后可以用更科学的方法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她对几个侄子、侄女的期待可不只是初中。
“二哥还是得谢谢你,知道耽误你时间了。”林二哥这话是真心的。
他知道自家妹子聪慧,画画就能挣不少钱。
要是将小课堂的时间换成画画,指不定能多挣多少呢。
林小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