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洪荒之仙杏 > 第二百零七章泰山封禅立运朝

第二百零七章泰山封禅立运朝

    咸阳城,道道神光直冲云霄,黑龙咆哮,乳白色的浩然正气与血色的武道意志分庭抗礼。
    秦王宫中,嬴政手执秦王剑,挥剑决浮云。
    文武百官眼神炽热,紧紧注视着嬴政,注视着他们的王。
    李斯多次开口,有人也忍不住了,只见甘罗走出文臣行列,一身浩然正气如正午骄阳,璀璨夺目,他恭敬一拜道:
    “陛下功盖三皇,德披五帝,臣,恳请陛下效仿上古的帝与皇,于泰山封禅。”
    “准!”嬴政很干脆的开口。
    底下文武百官具是振奋不已,从古至今以来,有一个泰山封禅的也只有八位而已,就连史皇仓颉都没有这个待遇。
    嬴政要做的不光是泰山封禅,叙述自己的功德,他的真正目的是立下运朝。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人族的圣地,上古三皇五帝在此封禅,而后享受人道功德,入人族圣地,成为人族底蕴。
    这一日,尘封数十万年的泰山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帝皇。
    泰山脚下,黑龙旗招展,铁鹰锐士煞气冲霄,武道气血围绕,将上空的云都染成血色。
    十万铁鹰锐士具是武道法相,也就是仙道真仙境界以上的修士,这是秦国吞并六国后才组建的军队。
    嬴政身后跟着文武百官,看向眼前这座高大雄浑,气势磅礴的人族圣山。
    突然,虚空中打开一道裂缝,其中露出惊人的威压,白起大喊一声:
    “护驾!”
    白起拔出腰间的血色宝剑,王翦持长刀,蒙恬手握大戟,神色警惕,十万铁鹰锐士瞬间警觉,举起腰间的弩,瞄准裂缝。
    接着,一名身穿赤红色甲胄,手执长枪的青年男子走了出来,一身武道意志冲霄,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军队,同样身穿赤红色甲胄。
    嬴政神色平淡,默默的看着这个人,已经猜到了他的来历,接着,那身披赤红色甲胄的男子向着嬴政一拜:
    “人族赤方,携赤甲军,参见人皇!”
    白起看着至少都是武道金身的赤甲军,再看看武道无量境界的赤方,一时之间默默无言。
    如今倾尽人族之力也只能凑出一只法相境界以上的军队,可上古时期的人族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支金身境界以上的军队,今人真的不如古人吗?
    白起有些不甘,下定决心:“陛下不输上古人皇,吾等自然也不能输给上古的将士。”
    嬴政淡淡开口道:“将军为人族守卫泰山圣地,辛苦了!”
    “份内之事,不敢言说辛苦,陛下请!”
    泰山上,那座高九千九百九十九丈,方圆三千六百五十丈的祭坛依旧矗立,仿佛亘古长存,永不磨灭。
    嬴政龙行虎步间走上泰山,跨过直冲云霄的天梯,铁鹰锐士在台阶两侧,旌旗招展,长枪如林。
    文武百官跟在后面,天地间所有大能大神通者,包括人族圣地中的皇与帝,都在注视着泰山,注视着这个三皇五帝后,再一次敢于此封禅的帝王。
    嬴政前方摆着供桌,上有三个灵牌,分别上书“天”“地”“人”三字,天字碑下方摆一玉玺,四四方方,底部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地字碑下方放着一个盆子,非金非玉,材质不明,三尺方圆,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荡漾着灵魂,盆底刻有“英灵不灭,魂兮归来”八字。
    人字碑下则是秦王剑,皇道圣气弥漫,万民信念之力灌输,兵戈杀伐之气骤起,剑柄两侧分别刻有“上决浮云,下裁地纪”八字。
    在天地人三碑前,有一卷轴,不知什么材质炼成,散发着后天至宝的气息。
    嬴政神色威严肃穆,登上高台,赵高向前一站,手中出现一封秦皇法旨,两条黑龙在其上盘旋,他的声音洪亮,告知三界众生。
    “始皇历一百零七年,朕携文武百官,大秦锐士,于泰山封禅,禀启天地人三道,告知三界众生,神鬼仙魔。”
    “始皇政,在位一百零七年,攻伐六国,一统春秋,天下大同,人族合一,人民安居,百姓乐业,国力昌盛,妖魔不存,大兴教育,晓畅军事,文武百官,各司其职。”
    “然,兵戈杀伐,自有凶险,百年征战,死伤无数,京兆黎民,亿万将士,死于沙场,马革裹尸,天下背秦,百姓怨秦,为我华夏,朕实不悔,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天地间不少大能砸舌,这是个狠人啊,也有很多从太古杀伐过来的先天神魔,对此漠然,许多人族先贤眼中露出不忍之色,可这是人族统一的必须过程,没有铁血杀伐,怎能有盛世安康?
    嬴政眼中也有痛苦之色,一闪而逝,虽然秦国已经尽可能的减少杀伐,然而人族之中,从来不缺骨头硬的人,从来不缺少视死如归的人。
    许多人族早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六国的人,他们愿意为六国赴死,这是嬴政也无法阻止的。
    封禅大典还在继续,随着赵高最后一个字念出,人道长河滚滚而来,浩浩荡荡,携带人族的文明,人族的骨气,这是人道的认可,认可嬴政有资格封禅禀功绩。
    一股人道功德金云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