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有全场镇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必须读书的规定,学习期间学费全免。
还有招聘老师的通知,培训赤脚医生的通和,招聘清洁员的通如……
接下来十几天到了富林,大树,草八牌,川心店,九襄。走访接触了很多各种类型的人,仁义社在这些人中威望极高。
经过深入了解,罗方舟算是认清了仁义社,觉得仁义社的政治纲领,才是自己奋斗的目标,与兄弟们商议后决定加入仁义社。
张海潮立即安排他们进入干部培训班。
第一天去训练班,罗方舟的十几个兄弟就被分开在各个班,然后在班长率领下分配宿舍。
班长率领罗方舟进入宿舍,只见一个青年正在收拾随身行李,他的东西比较多,书占了很大一部分。
“郭向荣,还没收拾完。你这书也太多了吧。你分配在哪里?你什么时候走。”
郭向荣说:“毕业典礼都已完了,我分配到苏稽区文化宣传部。明天跟往东的部队一起行动,我去他们那里去住,明天一早出发。“
两个多月前,郭向荣离开苏稽以后先回沙湾家里,看望了家人,结果被老父亲一顿臭骂,但无奈已被学校开除,只好让留洋归来的大儿子,在蓉都给他找一所学校继续上课。
郭向荣一直心心念着苏稽的仁义社,想着夏平给他讲的那些道理,还有西边万工那边施行的政策。
他想去看看,父亲肯定不同意,于是偷跑了出来。往西边清溪而去。
和罗方舟的经历差不多,他也是一路调研过来,了解得越多,越对仁义社佩服和向往,后来主动申请加入仁义社,在干训班学了一个半月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