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西川欲晓1909 > 第468章 吞掉列强资产的策略

第468章 吞掉列强资产的策略

    不可否认,欧美列强在这一轮招标之中获取了大量利益。其中拿到项目最多的是英,法,德。其他就是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俄国也有一小部分。
    矿山,铁路,公路,电厂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大量贷款。这些都是以矿山作为抵押物。
    这就成了原罪,那些没有拿到项目的国内资本开始行动。
    一方面他们找袁世海政府施压。一方面在报纸上开始攻击仁义社的政策。
    各种报道铺天盖地,主要是以下几种说法:
    一,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仁义社作为地方政权,无权占有国家资源,更没有权利将国家资产抵押给外国资本。
    所有的矿产、铁路、战略工厂的审批该由袁世海的国家政权进行审批。
    第二,税收是国家机构运转的必要条件,西南特区的税收应该有部分交于国家。
    第三,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历朝历代都是由国家专销。现在仁义社独占了盐井,所有收入都归仁义社,这仁义社已成了国中之国,成了妥妥的大军阀。
    第四,仁义社卖国求荣,纵观仁义社的开发项目,国内投资者只获得极少数项目,而列强却获得了极多的利润很大的项目。
    这就是宁予外人,不予家人。
    第五,为了发展基础建设仁义社大量举债。现在举债已达几十亿元每年利息就是上亿元?这么高的负债率已经完全超过了仁义社的偿还能力。而债务一旦还不上作为抵押的矿山就会归国外所有,而根据仁义社的收支状况,这笔钱多半还不上。
    这不是卖国是什么。
    第六……
    ……
    面对凶猛的舆论攻势,郭向荣率领宣传部门进行了猛烈反击。
    不得不说别人的攻击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特区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把抓到手的利益让出来了?
    在郭向荣的带节奏下,学者、企业者、绅士各行各业发起了反击。
    一时间报上你来我往,煞是热闹。
    我们西南特区中的西川地区,七成的适龄儿童上了学,难道这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难道袁世海政权不该出钱?
    可他们没出钱。全是我们的税收所出。
    祖国的边陲藏区,为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外国势力的进入,仁义军驻军数干,后勤保障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袁四海政权给了多少?还不是主要靠特区政府的税收。
    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地处偏僻,经济落后。
    为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仁义社制定了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譬如每年向民族地区亏本送去的盐和茶叶若干若干担。
    还有接收了省外各地难民多少多少,建立了多少难民营?这些钱难道袁世海的政府不该出吗?
    总之算去算来。不但特区政府不该拿出钱,反而袁世海政府还应该大量向西南特区支出这笔钱。
    郭向荣也是服了,根据夏平的指令,宣传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但文章要进行反击,还要延长关注时间,注意关注点。
    文章中还要反映各地的经济特点,为地方产品打广告。
    夏平告诉郭向荣,这叫炒热度。有热度才能加带私货。
    郭向荣还真是聪明,很快理解了夏平的意图,现在从经济领域扩展了政治领域。
    先是各地矿山的产出道路修通以后,农业上增长若干。畜牧列上增长若干。工业上中药材种植等等
    增长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收益?
    经济领域逐渐扩大到各种制度。先从仁义社的各种宗旨开始。到仁义社让大多数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然后就是引进各种资本的原因,和已经产生的效果。
    数据摆在那里,人民生活肉眼可见比其它地方高出一大截,有事实有依据,让人不得不服。
    舆论战打得火热,各项工作却不受干扰,在如火如荼的有序推进。
    根据指示,对外贸易单位正抓紧时间筹备出国参加万国博览会的事宜,就在此时,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铁路泸州到嘉州一段通车。
    这之前西川只有一条从沙湾到乐山水口的一段铁路,这条铁路几十公里,对嘉州经济很重要,但对全川的影响并不大。
    可现这段铁路通车意义就不一样了。
    大清就因为修这条铁路而亡,大清在西川没有修一寸铁路。
    现在好了,这一段铁路不仅重大的经济意义。你还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当天首列火车从乐山和泸州出发,相向而行
    两个火车站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首先乘坐列车的是各界代表。
    有商人、有士绅、有知识分子。军人,最多的还是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
    铁路的开通让全区人民都欢欣鼓舞,仁义社的交通发展10年规划是公开的,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享受铁路带来的便利。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报上登载的奥匈王储在塞尔维亚被刺杀身亡,接下来的几天几个列强互放狠话,积极做战争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