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爷既然起来了,要不然先随我们去礼部贡院等着?”
韩安业自然知道这位孟夫子脾气如何,所以这个时候也只得试探性地问道。
孟海深吸了两口气,最终也只得点了点头。
“那我就先走了?”
孟海扭过头,这是要给赵芳秀和孟远生两人告别。
两人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赵芳秀还好,只不过由于自己儿子这么快就要走了心中还是有些不舍。
但孟远生心中更多的却是震惊,监考官?
自家儿子是这次科举考试的监考官之一?
这家儿子何德何能居然去做这个监考官?
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吩咐,让自家儿子先去礼部贡院等着。
看自家儿子那不情不愿的表情,似乎还对这件事情感到不满?
孟远生不敢细想下去了。
远处已经消失了孟海的身影。
孟海对于皇帝这天还没亮就把他叫去做事,自然是感觉到不满的。
“你们吃了吗?”
他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韩安业与曹尚培,随口问道。
两人点了点头,表示吃过了。
孟海于是花了二十文钱买了四十个大包子,又花了六文钱买了两大袋的豆浆。
他拿了一袋豆浆和两个包子,剩下的全都分给了大牛和张顶二人。
这两人昨日是在瀚海学堂不远处的客栈居住的,毕竟瀚海学堂太小了,想要容下这两人,虽然说有位置,但是住起来毕竟太过于拥挤,所以就让这两人先去附近找了家客栈去住。
孟海骑在马上一边吞咽着食物,一边抱怨着皇帝,让他早早起床,这个无奈的结局。
他骑着小毛驴溜溜达达的,从北辰一路朝着南城走去。
礼部贡院在礼部衙的旁边。
礼部衙门就是礼部官员干事的地方,以前的时候,礼部贡院是在礼部衙里。
只不过后来伴随着大秦国内的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天历皇帝上台之后十分欣赏读书人,又鼓励民间百姓包括在朝官员读书,所以现在的朝廷已经养成了一股良好的读书气氛。
这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个大庆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读书能够做官,也渐渐地刻在了这些人的脑海当中。
所以在天历皇帝执政的近些年里,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进入京城参加科考,原本考试全部都是设立在礼部贡院的,但是由于人数的增多,于是就将礼部贡院从礼部衙给摘了出来,就将其安排在礼部衙的旁边。
礼部贡院通常的时候都是大门紧闭,也只有在科考的时候才会用一次。
在大秦的科考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由礼部操办。
所以在孟海来到这礼部贡院的时候,能够看到不少礼部的官员忙碌的身影,都是在置办过几天科考时候所用到的一些仪器。
孟海在韩安业与曹尚培两人的带领之下,大踏步地走入到了礼部贡院当中。
礼部贡院的大门显得有些陈旧,踏过前方的门槛,一步迈入贡院当中。
从远处跑来了几个小吏,他们是整个礼部当中最为普通的员工,除了操办仪器以外也负责接待来往的考生。
不过现在礼部还没有对外开放,不允许考生参观,所以整个礼部贡院周围没有多少来参观考场的考生。
孟海到了这里,自然也被几个礼部的小官吏给拦了下来,只不过这两人看在身穿赤云服的两位巡御司官吏面子上,又没有将一行几人赶出去,而是客气地询问几人的身份。
孟海从怀里摸出了言宣伯的那一枚小小印信,就自报家门之后,也将手中的印信递给了礼部小吏。
“原来是孟伯爷大驾光临,尚书大人早就已经嘱咐好了我等招待伯爷,只不过尚书大人还有两位侍郎以及郎中大人都去早朝朝议,所以只有我等负责接待!”
从不远处急匆匆地跑过来,一位吏部官吏。
此人年约四十岁左右,他挥了挥手,禀退了那两位礼部小吏。
“在下礼部主事,徐勇。几位先随我来吧!”
这人一边说着,一边就将几人朝着礼部贡院里边引去。
“得郎中大人吩咐,现代博野观光礼部贡院,如果伯爷有不解之处,或者有所疑问,尽可询问于我!”
礼部主事徐勇一边说着一边就朝里面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孟海也就跟着徐勇朝里头走去。
在他身后,跟着曹尚培与韩安业。
在这两人的身后跟着大牛和张顶。
这里部共院经过几次扩建,的确挺大。
迈过前方的台阶,有三条通往内部的长廊,走正中央最宽的这条长廊,左右两边则是一片草地,还栽种着几棵不知名的树木。
在长廊左右两边的房檐上,还吊着不少或红或紫的花卉,穿过长廊,又穿过几条圆拱门,这算是正式的来到了这贡院当中的内部。
这是一片,至少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空旷区,只不过在这片空旷区域上,却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