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只是夫子 > 第180章 农业基地

第180章 农业基地

,但是只有他们村里才出现这样的情形。
    为了调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这就需要有人专程去那五个人的村子里面跑一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往这个时候都是由司农寺卿写好奏书之后上传给皇帝,得到皇帝同意之后下发银,给一些授权之类的文书,在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之后,最终让司农寺的官吏实地考察。
    孟海的农业基地准确来说是属于海宣司的,所以他这种做法就相当于是绕过了司农寺,或者说是已经得到了司农寺卿的同意绕过了这个部门,直接派自己的人前去实地考察。
    虽说出钱的是海宣司,准确地说是海宣公益,但是这两种性质一个属于朝廷同意,一个属于私人出资筹办,性质还是不同的。
    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孟海估摸着,即使自己给皇帝上书说了这件事,皇帝也是让他自己拿主意,这就属于散养式的管理。
    既然这样,他还不如提前先拨些银两给这些人,让他们先去水利考察,等到这几个人离开之后,他再给皇帝上书来个先斩后奏。
    无非是上书快慢而已。
    孟海忍痛给这几个人播放银钱一百两,由那一位司农寺的官吏为这支队伍的队长,他带着十几个农业基地的人前去查探情况。
    除此之外。
    在农业基地当中,还有两个人,他们来自同一个县,就说他们县里有一片荒芜的土地,但是那里的确能够种植出极为高产的粮食,无论什么样的粮食作物放在那里,种植都比寻常地方高三成生产。
    由于那片地方太过于荒芜,尤其还在两个线的分界线中间管理极为困难,所以这就需要有人实地考察,在探明其中缘由之后,分派管理。
    孟海又是让第二个司农寺官吏带着十几个农业基地的人前去实地考察,同样还是拨给他们一百两银子。
    文银百两在京城来说,也就是洒洒水的事情,但是要拿到京城之外的郡县,那可是一笔不菲的资产。
    这两位司农寺官吏几乎带走了所招进农业基地,有经验,有能力的近三十余人,剩下的还有六十余人,跟着最后一位司农寺官吏在农业基地研究五湖四海的百姓带来的一些能够助力生产的工具。
    孟海有在农业基地待了一天,估计那些外出做事的人司农寺官吏已经离开了京城的地界,他这才给皇帝写了一封信。
    等他晃晃悠悠来到京城,把这封信交给了赵宣,让他传递给他父亲的时候,孟海这才想起,貌似再过一天就是科举考试的日子。
    接着,他又匆匆地跑回了农业基地,交代了孟怀良一些事情后,又匆匆地跑回了言宣伯府,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天光放亮,他这才爬起身来。
    等他骑着小毛驴,晃晃悠悠地来到礼部贡院的时候,在贡院外面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孟海见到这里,部贡院的大门已经被人围得进不去了,他又骑着小毛驴晃晃悠悠地来到小门,虽说在小门也堵着不少人,但是在几个礼部官吏的开路之下,他这位副考官还是顺顺利利地进入到贡院当中。
    由于已经来过一次了,所以对共院当中的路线也已经基本熟悉。
    他顺着前方的小路溜溜达达地来到了文礼楼。
    在文礼楼的左右两边站了两排官兵,看这官兵的架势,一个个凶神恶煞,应该是上过战场的。
    两排官兵共有五十余人,他们堵住了进出文礼楼的所有路口,甚至连窗户边都站了不少人。
    孟海来到此处的时候,立刻就跑过来。一位官兵查验身份。
    他被顺利地放进了文礼楼。
    等到他进入文礼楼,就看见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其中一人是小越国公侯顺,还有一人是兵部尚书之子唐刀客。
    这两人站在文礼楼的大门口,在他们两人身后,还带着四五位官兵。
    侯顺的身上穿盔戴甲,身上银灿灿的铠甲,罩住了全身,除了露出一个脑袋以外,就连他的双脚也是在一种兽皮与钢铁制作而成的鞋子里。
    在他左边腰间里面挂着一节银光灿灿的宝剑,这倒让侯顺看上去极为英武。
    一旁的唐刀客身上也是穿着一身铠甲,但是却是黑色的铠甲,这身铠甲同样将他身上的每个部位都包裹在其中。
    在唐刀客的腰间,也挂着一把黑色的宝剑,看上去极为帅气。
    这两人见到走进来的孟海,同时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即使是一向话唠得侯顺,在这种场合也是选择了闭口不言。
    在文旅楼中央的大桌上,已经坐满了人。
    据中华做的是国师于文墨。
    在他的左右两侧坐着两人。
    一人身穿翰林院白灰色的服饰,另一人身穿的是礼部官员的服饰。
    想必这两人,一个是翰林院学士杜定杰,另一个则是礼部右侍郎萧云。
    在国师于文墨,翰林院学士杜定杰,礼部右侍郎萧云的身后,还坐着两人。
    其中一人是刑部郎中马高义,还有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