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只是夫子 > 第181章 贡院科考

第181章 贡院科考

二行的话是什么?
    而且看后面给出来的横格,貌似这第二行话至少也是百字出头。
    孟海又随便从里面抽出来了一沓试卷,目光随意地瞟到第“一佰玖十叁”道题上。
    《孔仪与代宗皇帝奏对》其中内容是什么?
    下面给出两页纸的答题内容,然后是第二小问。
    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下面给出一页白纸的答题内容。
    代宗皇帝是如何回复的?
    下面给出一页答题内容。
    这与《勤典·民风》有哪些相似之处?
    下面给出了三页答题内容。
    有什么样的启发?
    后面给出了三页的答题内容。
    呃……
    孟海看了看下面,正在快速答题的考生,又看了看面前一沓一沓的白纸,当时让他写八百字的小论文都没追恐怖。
    他又仔细地观看了一下,接下来的几张试卷发现,上面还有许多是关于刑法方面的题。
    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是采用哪部法典当中的哪一个条例进行断案,但是断案是确实涉及关于刑法方面的许多基础类型的知识,或者包括还有如何将刑罚与百姓相结合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居多。
    所有的题目当中,还是以填空类型的为主,虽说每一空至少也有十几个字,但是比起小部分动辄就要一两千字的小作文来说,那些填空题还是容易写上许多。
    孟海随意地翻动着这一后台的卷子,有些庆幸自己不是土生土长在这个时代的,要不然他非得要学死不可。
    孟海不经意地抬头望向千巨屋内,那些坐在小木屋当中正在科考的考生。
    却发现有许多考生都在挠着头,或者满眼无神地望着卷子。
    看来这些正在做题的考生,对卷子上的内容也不是什么都会,除了几个别不断奋笔疾书的考生以外,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一边写着一边想着,甚至还有一些考生一边写着一边吃着带来的食物点心。
    孟海东瞅西看看,看了会考生,看了会巡逻的礼部考官,又看了一会儿左右两边各自看书的两位郎中,他有些无聊的拿出了笔,开始在桌子上的白纸上勾勾画画了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逐渐升向高空。
    还好,在这高台有人拿布子搭了个布棚,再加上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并不是很热,所以坐在布棚里面倒也不觉得太过于燥闷。
    孟海看着天色可能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
    他就打算溜出去了。
    毕竟他这个副考官也就是个摆设,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不多,所以他就打算偷偷溜出去。
    他借着上茅房为由,结果刚刚来到礼部贡院的大门,就被礼部的官员给拦了下来。
    “伯爷,主考官和副考官在这四日的时间内,不得离开礼部贡院。除非有陛下的旨意,在文礼楼内已经为大人们备好了午膳,如果不也觉得腹中饥饿,可以去文礼楼品味美食。”
    孟海再三确认。
    在科举考试的这四日时间内,他只能在礼部贡院里面待着,不得外出。
    孟海有些郁闷地绕回到了千举楼,那里还站着众多考生正在答题。
    孟海绕过了千举楼,直接奔着贡院最后方的文礼楼,大踏步而去。
    在文礼楼外有一处凉亭,凉亭很大,坐上十几人都不成问题。
    在凉亭的正中央,摆放着三张桌子。
    三张小石桌呈现三角形,摆放在凉亭之内。
    孟海一步踏入凉亭之中的时候,看见了,正在摆放着食物的礼部官员。
    看他的穿着打扮应该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小职员。
    “伯爷,午膳在此处!”
    那位礼部小职员看见了东张西望孟海,他冲着不远处的角落指了指。
    在距离凉亭不足十米远的地方,摆放着一个木架子,在木架子上面放着食盒,一共有十余个。
    孟海走到木架前随手拿了一个食盒,再回到凉亭的时候,却发现远处的小道上行步郎中与礼部郎中,并排走了过来。
    “我说刚刚为何没见到言宣伯,伯爷原来比我们早来了一步!”
    说话的人,是刑部郎中马高义,他说话的时候嘴角是带笑的。
    因为他儿子马天的缘故,马高义在孟海面前那是半点脾气都没有。
    他来到不远处的木架旁,随手也拿过了一个食盒,接着移步到凉亭当中。
    不远处的礼部郎中同样如此。
    “久仰伯爷大名,在下礼部郎中贺显!”
    礼部郎中贺显可能知道孟海没听说过自己,所以他这算第一次与孟海正式见面,并先道出了自己的名字。
    孟海拱了拱手回礼了:“原来是贺大人,久仰久仰。”
    在经过两人这简短的寒暄之后,三人便坐在了这凉亭的山张石椅上,开始用起了午膳。
    食盒挺大,但是在里面却只放着两碗荤菜,一碗素菜,外加一碗米饭。
    一个肉丝炒金心菜,一个肉丝炒白菜,还有一样素炒土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