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只是夫子 > 第188章 大秦六部

第188章 大秦六部

琦缘继续说道:“那诸位爱卿依据这次的测论题,或者依据刚刚你们所看到的那三道题的作答内容,也写一篇策论如何?在科考结束之后,挂在公告栏上昭告天下。正好周国的使臣也快进入京城了,也让他们看看我大秦的文化底蕴。”
    皇帝都这么说了,在场的大臣自然不能服了皇帝的面子,于是一个个称是。
    一夜无话。
    孟海第二天仍然是被刑部郎中马高义与礼部郎中贺显给叫醒的。
    两人拖着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孟海,洗漱吃过早饭之后,来到了第三场科举考场。
    今天考场开考的时间仍然是巳时。
    早晨九点钟,孟海已经坐在了副考官的专属席上。
    远处一个个考生不断地迈入考场,经过前两天的科考,在场的考生对于考试也已经有了熟悉。
    发放好试卷,等到三声钟响过后,一个个考生打开试卷就开始疯狂地作答地作答了起来。
    孟海面前的书桌上,同样放着科考试卷。
    打开袋子,将这第三场试卷的试题取了出来。
    第一页仍然是要写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
    等他翻到第二页,则发现出现了一篇文章。
    是几百字左右的文言文。
    接着下面就给出了要作答的问题。
    这篇文言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这篇文言文的目的何在,其中运用到了哪些典故,文章当中哪句话用意深刻,对自己和对国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借鉴……
    当然,这些问题问的也都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孟海以文科生的底子,心中默默地将这些问题翻译成了白话文。
    这就是阅读理解。
    孟海看着这无比熟悉的题型,随手翻过了几页纸,又拿出来了一张卷子。
    在最上方依然是一篇几百字的文言文。
    只不过下面却是用算学的方式计算出文言文中所得的银两。
    孟海回看文言文的内容,却发现是一个百姓向商人借钱,借了还,还了借,借了再还,每年的利息还有变动,让你计算出最后应该还多少钱。
    孟海见到这道题,兴致勃勃地拿勃勃地拿起毛笔,在面前的白宣纸上写了个x,又写了个y。
    他这是打算练方程式。
    然后就放弃了。
    他以初中生水平都不到的计算能力,盯着这道题看了半分钟的时间,就感觉头晕目眩。
    孟海继续向下看题目,却发现这道题一共有三问。
    除了计算百姓应该给商人还多少钱以外,还要计算商人每年能够从自己开设的店铺收取多少银钱,以及计算朝廷所要收纳商人的赋税。
    除了前三道计算题以外,后面还有一道题要写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孟海觉得这道题他就会最后一问。
    这好好的科举考试,怎么还考起了数学来?
    孟海想起了自己在大学时候所学到过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还有……
    孟海拍了拍脑袋,他居然想不起来自己在大学学过哪些数学课程了。
    他之所以记得微积分,那是进入大学课堂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还记忆深刻。
    至于记得线性代数,纯粹是因为他挂过……
    孟海有些范畴地翻过了五大页,需要计算的试题,随后,他的眼前一亮。
    面前这张试题仍然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在试卷上的。
    只不过这道题除了有文字以外,还有画图。
    看这样子,好像是一个房屋的构造。
    孟海看题。
    第一题是根据给定的数字计算房屋的面积,第二问是要求对房屋进行改造并说厨房屋建设不合理之处,第三问是个画图题,需要画出自己设计的房屋结构图,第四问说说大秦现在的房屋类型以及自己的看法。
    画图题?
    孟海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还有画图题!
    孟海一边想着,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了旁边的马高义和贺显,这两个人也在看着试卷,而且边写边改改画画。
    孟海记忆碎片当中浮现出了信息。
    大秦科考第三场是对文章的赏析与理解。
    其中也分为基础题和附加题。
    卷子的前五页都是基础题,后面将近二十多页都是附加题。
    中间六四开。
    基础题占总分值的六成,附加题占总分值的四成。
    毕竟大秦还有六部。
    正经的科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去回答附加题,附加题里包含六步的考核内容,就比如说户部最主要的计算,工部的各种建造图纸。
    除此之外,里面还包括礼部的各种礼法类型的题目。
    孟海翻看了礼部的考试试卷,所考核的都是从古至今各代王朝,各个皇帝所举行的各种礼法类型的环节,今天这个皇帝颁布了一条什么样的敌法措施,明天那个大臣又在何地开展了什么样的礼法仪式。
    当然考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大秦从开国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礼法流程,虽然不需要绘制流程图,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