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墨头上戴的帽子叫做冕,整体形状是圆形的,是用玉石金银珠宝制作成的头饰,相当的华丽,外面还有几根触须直插云霄,在大气的同时,又体现出贵族的华贵典雅。
于文墨站在众人的正前方,身上的威严十足。
翰林院学士杜定杰与礼部左侍郎萧云,这两人的关节都在四品,这两人身上的官服也是红色的,只不过在这两人的胸口部位绣着的却是一只雪雁,在衣服周围,同样也绣着各种各样的花纹,只不过与于文墨的相比,那就显得简单朴素了许多。
这两人的头上也都戴着帽子,与于文墨相比,也显得普通许多。
接着是为五品官员的李部郎中贺显,与刑部郎中马高义,这两人身上也穿着朱红色的衣裳,只不过这两人胸口绣着的就是白闲鸟,而这两人头上戴着的帽子,是一个圆形的黑色帽子,只有帽子的正中央和两边吊着几块宝石,金银,其他地方并没有多余的装饰。
就从这几人戴的帽子就可以判断出这些人的官职高低。
孟海到来,那些科考中榜的进士们朝着孟海齐刷刷地行了一礼:“拜见言宣伯!”
孟海轻轻地抬了抬手,表示不用多理。
刚刚在车上的时候赵宣也抽空整理了一下着装,他的身上只是穿着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明黄色衣裳,只不过腰间挂着有些发黄的玉佩确实价值连城,尤其这熊孩子,身上还系着玉腰带。
这玉腰带在大秦,只有太子才能够使用,就是说这条玉腰带是太子专属的腰带。
寻常的百姓,人家见到这玉腰带,只是以为此人是商贾之家有钱买来带的,即使遇到寻常的官员,他们也只会认为此人只不过是有些钱财的暴发户而已。
但是在五品以上的官员,或者见过这玉腰带的人眼里,一眼就能够断定带这玉腰带的人的身份。
再加上于文墨这些人,可是见过太子的。
于是于文墨在前带头,杜定杰和萧云两人在余文墨的身后,马高义与贺显在萧云和杜定杰的身后。
一行几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就对着熊孩子叩拜了起来。
“微臣拜见太子!”
如果在寻常地方,于文墨自然不用如此大礼,他毕竟是当朝的国师,而且还一把年纪了,但是在诸多进士的眼里,而且这还是在皇宫之前,行如此大礼,还是有必要的。
孟海微微地向旁边跨了几步,也朝着熊孩子拱了拱手,并没有行大礼。
接着是那一百二十一个进士立刻跪了下来,开始磕头扣板
赵宣那满脸熊样,瞬间转化成了一脸的威严,他轻轻的抬了抬手:“你们都起来吧!”
于文墨等人起身。
孟海目光扫了一眼人群,看见了四道熟悉的人影。
鲁通,陆火,邓千川,严戈。
孟海看到这四人的时候,这四人也看见了他。
这四个人的面目表情那叫一个怪异,此时的四人已经丧失了对自己面目表情的管理。
孟海看了一眼这些进士的站队,这些进士应该是按照那张红榜的名次高低排序的,名次最高的排在最前面,名次最低的排在最后面。
孟海在与于文墨等人一一行礼之后,马高义和贺贤两人凑了过来,这两人询问起了昨日他遭到刺杀的那件事。
不远处的度定杰和萧云两人也是和善的投来了询问的目光,国师于文墨默也朝着他这边看了过来。
孟海迎着这些人的目光,大概说了一下昨天他遇到刺杀的经过,顺带着介绍了一下案情以及调查进展,调查进展自然是并没什么调查进展。
他现在并不方便将天人教的事情说出来,所以在长篇大论他遭到刺杀的经过一以及自己多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包括他那一身金丝软甲起到何等巨大的作用之后,也就结束了这个话题。
时辰已经不早了。
于文墨带着一百二十一个进士走向了皇宫。
于文墨走在最前方,他的身后是萧云和杜定杰。
孟海,马高义,贺显,三个人跟在队伍的最后方。
孟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皇宫大门,但是他还是这么近距离地去看偌大的皇宫。
站在皇宫门口所看见的第一幅景象,那就是高耸入云的城墙,他曾经也去拜访过一些名胜古迹,也包括古代的皇宫建筑,但是那些皇宫建筑与此时他所见到的这高大的城墙相比,明显就矮了下去。
高大的陈强也不知道有了多少年的历史,给人一种极为沉重之感。
城墙下方连接着地面将近一米的位置有一排排的石墩子,至于这些石墩子具体是做什么的孟海也不知道。
缓缓走进皇宫大门,便能看见那涂抹着朱漆的大门,红色的大门两边,那是一排排的侍卫。
或许今日是尽是参观皇宫的日子,所以皇宫的戒备明显森严了许多,仅仅在大门口就站着不下二十百余个侍卫,这些侍卫的手中拿着长戈,腰间别着短剑,身上穿着黑色的铠甲,黑色铠甲里面则是穿着红色的皮甲。
这些侍卫都很精神,他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