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官员听到太子殿下这句话,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太子这就妥协了?
妥协得居然这么快?
紧接着,在场众人的脸上,同时浮现出了欣喜之色,有一个礼部的官员当场说道:“太子殿下放心,这件事交予下官处理。”
赵宣听到礼部官员的这句话,又是一阵的咳嗽,许久之后,太子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颓废之色,他的声音似乎带着央求说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旁的事情要说?”
下方这些官员对视一眼,朱平站了出来。
“还有一事,下官携朝堂文武百官,请求太子殿下撤回方清国之前所参与修改的大秦律法。这些律法条文不仅有害百姓的利益,而且还是方清国以权谋私的最有力的罪证,所以下官恳请太子殿下恢复我大秦原本的律法!”
这才是这些文武官员前来皇宫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方全荣的这件是仅仅只是一个引子。
恢复原先的律法才是他们这次来的根本目的。
赵宣听到朱平的话,脸上浮现出了错愕与愣神的神色。
他皱着眉头,似乎陷入了思考,随后摇了摇头。
“诸位爱卿不是本太子,不答应你们,而是这件事实在是涉及深远,这件事本太子一个人也无法拿定主意,要不然等到明日朝堂上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有了刚刚方全荣的那桩事,现在下方的这些官员一个个可是自信心高涨,他们以为在使用刚刚那种辞官不做的威胁手段,必定能够引得太子就范。
如果再拖到明天早晨,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刑部右侍郎朱平站了出来,说道:“太子殿下,这件事不需明日早朝商议,便能够决断。下官是带着文武百官的心思而来,所以下官说的话必定能够代表文武百官之言。更何况方清国之前做改动的那些法律条文本身就侵害了寻常百姓的利益,如果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引起民变……”
朱平的这番话说得格外严重,目的就是对太子恐吓威胁,毕竟太子现在只是一个年幼的皇帝,想要对太子加以摆布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刚刚让太子放弃朱全荣进宫讲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宣听到朱平这句话,态度却忽然坚决了起来:“不行不行,这件事非同小可,这需要本太子回去以后好好地深思才能做决定!”
朱平听到这话,步步紧逼道:“太子殿下,这件事可不能再犹豫了,太子殿下,您如果再犹豫的话,可有不少的百姓被荼毒,到时候再想要整改,可就为时已晚。下官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向太子殿下进言,希望太子殿下肯虚心纳言。”
赵宣又是站在那里思索了许久,他还是摇了摇头,表示这件事情不能轻易决断。
站在不远处,刚刚提议让太子收回宣布方全荣进宫讲学的那个官员,此时又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这可不是微臣一人如此想,这是朝堂数百大臣的想法,这也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所思所想,如果太子殿下不答应此事,下官决定告老还乡……”
他终于说着说着都站起身来,干脆将自己脑袋上的官帽取了下来,表示太子殿下,如果你不答应,老子现在就不干了的模样。
在场的不少官员见到此人的这番行为,一个个也都是站了起来,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赵宣毕竟是太子,并不是皇帝。
所以皇帝所代表的权威,也不是太子可以比拟的。
赵宣难道原本还跪得好好的文武官员忽然之间全部站了起来,他似乎也被吓得连连向后倒退。
又是站在他身后的孟海,抬起手扶住了太子殿下,才让太子殿下没有被绊倒。
赵宣用手指着那些官员声音带着颤抖:“你们为何要如此紧紧地逼我……咳咳咳……”
赵宣一边说着,一边又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连续咳嗽不止。
就在熊孩子咳嗽了十几秒钟之后,他忽然说道。
“好好好,既然如此,你的事我允了!”
赵宣说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刚刚那个扬言自己罢官的官员说的。
那官员听到这话,还以为太子殿下愿意恢复之前的律法,他张开嘴还没有笑出声来的时候,就听太子殿下说道。
“既然你有意告老回乡,那这件事本太子就答应你了!”
赵宣一边说着,便一甩袍袖。
那原本还要笑出声来的官员,脸上瞬间浮现出了一抹惨白。
他抬起头,满脸慌张地看着太子,又慌张地看着周围的官员,他所看见的只是一脸挑衅的太子的脸,和周围同僚的低头不语。
就在这官员内心惶恐之际,刑部右侍郎朱平,此时却站了出来。
朱平向前跨出一步,此时的他,距离太子仅仅也就只有五步之遥。
太子身旁的那些侍卫见到这一幕,纷纷向前跨出一步,保护在了太子的面前。与此同时,他们腰间带着的佩刀也已经向外抽出了一半。
这些侍卫的职责就是保护太子,不管对方是四品的侍郎还是一品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