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穿成偏执暴君的继母太后 > 第220章 破而后立

第220章 破而后立

    清颜疑惑地看着神绪有些飘忽的薛大人,微微蹙眉。
    好在薛裴光很快回神,再次说回正题:“恒河不堪重负,便是修了,今年雨水过大还是会决堤。”
    清颜赞同。
    她看了眼似乎有些纠结的薛裴光,瞬间想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志在一劳永逸,希望修一次能多坚持几年。
    之前他管朝廷要钱,朝廷故作不知。
    可如今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到位了。
    问题就不只是有没有钱那么简单了,瞬间多了起来。
    修不修,何时修,何人修?
    修成什么规格?
    原本他一个营城县令就可以做主的事情。
    朝廷既派了钦差大臣来。
    银两花在何处,便都有了章程。
    用的国库的钱,经手的官员,雁过拔毛的,再约定俗成地过手捞一笔……
    到了薛裴光这里,不知道又剩下多少。
    可清颜看他目前的意思……
    好像是突然不想修了。
    似乎是想让恒河决堤之后再建?
    清颜瞬间明白,他为何出现在学堂了。
    因为他脑海里有了疯狂而又大胆的决定,眼下正犹豫不决,踌躇未定。
    下不了决心,才会来到这里。
    清颜望着薛裴光,心中的敬意再次油然而生。
    “薛大人是想破而后立?”
    清颜试探问道。
    薛裴光身子猛地一震,不可置信地望着清颜,久久。
    他脸上又露出了释然的神色。
    他既震惊她猜测出他的想法,又不震惊她猜测出他的真实想法。
    薛裴光原本紧绷的肩膀似乎松快了许多。
    他伸出手指轻轻在营城外的一处地画了个圈。
    “这里是青城山,山势高,有天堑。若将百姓提前转移到山上,粮食也提前转移,在山中住上月余,应该不成问题……”
    清颜看了眼青城山。
    汛期的时候,正是夏季,山上也会自上而下有溪流暗流。
    水源不成问题。
    “山洪呢?”清颜提出疑惑。
    可别都把百姓转移到了青城山。
    青城山的山洪再爆发了,把人都一锅炖了,岂不是凉凉了?
    薛裴光拿出地方志:“青城山地势在永州最高,土质也很特别。”
    “营城虽然是永州的洼地,幸运的是守在青城山脚下……”
    “你看,前朝泰和六十七年,恒河发了洪水,时任营城县令十二载的方九城,以一己之力,劫了永州的赈灾粮,并率领百姓躲到了青城山……”
    “所以泰和六十七年……”
    “永州之地,百姓死伤大半,唯有营城一地,由于方县令的未卜先知,提前筹谋,未有百姓丧命在洪水之中……”
    这件事,清颜之前也在《名吏传》里看到过。
    为何会未卜先知,因为方九城不得志。
    被贬到营城,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在营城待了十二年,空气中的水汽他几乎闻一闻都能了若指掌。
    这才保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只是当时的皇帝宁帝,却在灾后,下令斩首方九城。
    身为百姓,有这样的父母官是好事。
    为权宰者,则不喜欢太过自作主张的人。
    若是人人都效仿,朝廷的运转机制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当时的宁帝也怕别的地方官,遇事效仿,所以想杀鸡儆猴。
    这是立场角度的问题。
    无论哪个朝代,也都不能允许如此牛逼的存在……
    “你是想效仿方九城?”
    清颜委婉提示道:“据我所知,后来虽然有定北侯以及时任太子的和帝李泽求情……”
    “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宁帝生前,方九城一直被囚禁在京中的京兆尹狱中。”
    “直到和帝即位,他才重回朝堂——”
    当时的方县令入狱之时是中年,胸有丘壑,意气风发。
    等放出来的时候却是妻离子散,形容萧瑟,满头华发。
    清颜看着如今尚未成家,芝兰玉树的薛裴光。
    没想到他居然想走的是这样冒险的一条路。
    他遇到的不是宁帝,而是不喜他的南宫烨,南宫烨虽然是个好皇帝。
    却也是杀人不眨眼的皇帝。
    而她爹,薛裴光的恩师霍刚。
    年后就被南宫烨贬出了京城,一年半载的光景,不会回朝。
    除非李相一家独大,尾巴翘起的时候。
    南宫烨为了制衡他,才会重新召回霍刚……
    这个时间,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载。
    眼前的薛裴光注定是等不了了。
    清颜再次用钦佩的眼神看着薛裴光。
    她很欣赏薛裴光的勇气和品德。
    这是真正怀着为国为民干实事,而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的贤者。
    大曦朝真正的脊梁,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