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收美人,也不为已甚,再次端起酒杯说道:“吴将军秉持气节,有孙武之风,如若我大明文武,都像你和义山,就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了。”
话罢举杯,众人跟着一饮而尽。朱瞻隆面色红润,神态激昂,假装醉酒说道:
“怎奈朝政日非,边关激荡,太上皇困于瓦剌,孤身为宗室,太祖苗裔,恨不能提三尺剑,斩尽朝中奸佞,整军而经武,出塞迎回太上皇。”
听话听音,底下的王河比他还激动,谁能迎回太上皇谁就是好的,王公公当即站起来说道“王爷英睿!不知何时起兵?”
“父王!请谨言!”朱蟠脸色都变了,他爹和这太监都发疯了不成,当即跪倒在地,“宗藩不得干涉朝政!请您务必审慎!”
伊王冷笑着瞪了儿子一眼,朱蟠深深低下头去,但就是跪着不起来。
吴昶此刻却凛然出列,慷慨说道:“吴某愿为王前驱!百战不辞!”
伊王点点头不置可否,鹰目一转,看向老孟。
“我也一样!”
孟校尉硬着头皮和吴昶并肩而立,“王爷想打谁,我就当先锋,冲锋陷阵,咱们打到瓦剌去,把太上皇接回来!”
座中泣下谁最多,王河公公青衫湿!
这孟校尉,是真正的贤良啊,这话王河听着心里就欢畅,不枉他注解了玄阳真经给老孟。
什么是公忠体国,深明大义!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