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和李天佑更意外,难不成她有什么好办法?
“其实很简单,该上报上报,总参肯定会根据一号首长的意思调整战略,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旧都一线集结的兵力都是陆军和空军,而东沙市的防卫力量主要是海军,其实两条战线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冲突”,王霞说道。
张战眼睛一亮,对啊,之前被陈教授什么蝴蝶效应唬的一愣一愣的,现在想想,王霞说的才更有道理。
王霞继续说道:“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思想准备,未来不是那么好改变的,况且我们现在有了七天和十五天两种加速效果,老张你向首长汇报后,我们可以随时开始加速实验,同时关注两条战线也是可以的。”
王霞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想通了,时间加速实验本来就是为总参制定战争决策而服务的,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决不能因为有一些顾虑就选择性的上报,这样只会害了整个大秦。
张战火急火燎向一号首长汇报情况去了,李天佑也去安排接下来的实验事宜,会议室里只剩下了陈教授和王霞。
“唉,天天搞研究,把脑子搞糊涂了,还是你看的清楚啊”,陈教授感叹。
王霞笑了,“其实老陈你心里明白,实验肯定是成功了,只不过就像红头文件一样,少盖了个戳而已,反正都是迟早的事情,何必拘泥这一阵?”
被王霞看穿了心思,陈教授挠了挠蓬乱的头发。
是啊,自己当然分的清大是大非,奈何一着急,这么简单的东西居然没看透,白白被李天佑那小子说了一通。
总参根据一号首长的授意,着重搜集西方联军海军情报,结果真的发现了其集结的迹象,于是果断调整战略部署,随后907基地也一口气进行了两次实验,一次跨度十五天,一次跨度是七天。
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十五天后依然是“旧都大捷”,而七天后的“东沙市沦陷”却变成了“东沙激战”,虽然不知道胜负如何,至少东沙市暂时是保住了。
张战和陈教授商议后调整了实验策略,不再考虑能耗的问题,将时间加速变成了常态化,每天至少都会有一次时间加速实验。
实验团队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不过大多数人只能承受七天的跨度,十五天跨度的只有四人,杨江、王小果、孙泰以及那名在最早测试时只看到一半字的陆航飞行员。
长时间参与实验对人的身体和心里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杨江依然会经常做噩梦,而王小果也不像当初那样挂着勋章到处炫耀了,整个人都显的沉稳了许多。
不过事情总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大秦军队在907基地的情报支持下,开始逐步收复失地,这中间虽然有很多波折,但明眼人都清楚,西方联军已现颓势。
眼看着战局不利,西方联军想拉外援,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米国也正在摩拳擦掌,双方一拍即合。
只是还没等米国出兵,国内的种族分裂运动突然爆发,军队里的黑人士兵甚至开始哗变,米国因此自顾不暇,出兵的计划自此落空。
当然这一切,都是907基地的功劳。
……
转眼间小半年过去,大秦与西方联盟都回到了谈判桌上,不过战争没有因为谈判而停止,因为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为谈判人员争取更多的筹码。
战争没有结束,就意味着实验还得继续,没人知道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基地待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
基地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自杀未遂事件,好在实验员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心理素质过硬,到目前为止还能坚持。
这一天,又轮到了杨江进行加速,他像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坐着原型机默默向前飘去。
杨江已经彻底麻木了,未来的那些好好坏坏信息已经无法在他心中惊起半点波澜,而每天机械而枯燥的生活几乎让他崩溃。
在这半年里,所有的实验员都碰到了实验失败的情况,无法看清在未来那块大屏幕上到底写着什么,孙泰有一次干脆晕了过去。
张战很着急,却又无可奈何,新人的选拔没那么容易,之前好不容易有一个人通过了测试,后来却被挖出来居然是西方联盟的间谍,幸好基地与世隔绝,间谍就算获取了情报也无法立刻传递出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秦这段时间连战连捷,也让西方联盟发现了端倪。
有了前车之鉴,补充新人的路子几乎断了,张战只能拿老人硬顶。
杨江今天的状态很不好,坐在原型机里心中莫名的发慌,他总有一种感觉,今天怕是会看不清大屏幕上的字了。
他本打算让张战换人上,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不好过,另外三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还是咬牙挺挺吧,也就几秒钟的事。
耳机里那个机械的女声又开始读秒:“5、4、3、2......”
倒数还未结束,陈教授慌张的声音突然自耳机里传来:“停下!快停下!”
杨江面色不由一变,什么停下?难道是实验?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