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497章 柳升争功藏圣旨

第497章 柳升争功藏圣旨

    高希有些意外,想到不打仗可以少死人,便痛快应道:“好,我这就写了送去。”
    “不行,你不能去,你就留在山上,我自会派人送信。”
    “你怕我跑了?”
    “你是谁,我自然知道。你虽然不是皇亲国戚,却是当今皇帝和太子面前的红人,现在身兼太子少保、詹事府詹事、兵部侍郎数职,还有镇寇侯的爵位。有你在这里,也算是人质。皇帝老儿真动起手来,我先拿你祭旗。”
    “哈哈哈,我都独自上了山,还怕做人质吗?拿笔来!”
    高希写了两封信,一封叫唐赛儿派人连夜急送济南山东布政司衙门,让他们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呈报给永乐皇帝,说唐赛儿已经同意谈判。
    另有一个要求,让永乐皇帝赶快下旨,严饬柳升听从高希的指挥。
    另一封信则直接写给柳升,让他在接到圣旨前,千万按兵不动。
    听到唐赛儿愿意谈判的消息,永乐皇帝与众臣皆心情愉悦。
    高希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一出马就说动了“贼首”。
    但高希是招抚使,柳升是征剿使,两者并无统属关系。现在贸然下旨要求柳升听高希的,就是因为“贼首”同意谈判了?
    兵部尚书方宾明确反对:“将在外君命且有所不受,更何况一个招抚所提出这样的要求。高希这个兵部侍郎,要求也太过份了。”
    太子朱高炽则力挺高希:“父皇,高希一直力主招抚,能避免战事,才能少死人。奏报中说,数月前唐赛儿已经起事,当地官员居然隐匿不报,出动青州卫和沂州卫又大败,如此便更加激怒了反贼。如今高希既然已经说动唐赛儿归降,儿臣以为由高希统领征剿事更合适。况且高希也能征善战,谈判破裂,由他来指挥征剿,也未必不如柳升。”
    “太子殿下,柳升并无过错,无缘由地换将,恐动摇军心。”方宾说道。
    “杨阁老,你是什么看法?”永乐皇帝问杨士奇。
    “臣也赞同太子殿下的意见,只不过高大人现在身处贼营之中,就算交由他统领征剿,一时也没办法指挥。依臣看,若高希回到征剿大军的营中,即由他统领征剿,柳升为副将。至于谈判条件,尽可由高希做主,只要反贼诚心归降,向朝廷提出的条件,尽可由高希临机决断。”
    “就照阁老所说拟旨。”
    上谕明发,一式两份,八百里加急。一份直接送往卸石棚寨,只不过送到山脚下就有唐赛儿的人抢过圣旨,再送上山。唐赛儿自然要先过目,然后再交给高希。
    另一份直接送往征剿大军营中。
    安远侯、征剿大将军柳升,打开高希写给他的信,一下子就气炸了。
    他几下就将高希的信撕得粉碎,破口大骂:“高希这泼才,仗着圣上恩宠,居然敢写信指使我怎么行军打仗了。他算老几?我偏要打下这鸟山寨,看看到底是谁才能平了这些反贼。”
    一个亲随劝道:“将军,高大人信中说已经说服贼人谈判,已经给圣上报了信了,此时最好按兵不动。”
    “滚一边去!按兵不动,不就正好顺了他高希的意了吗?我是征剿大将军,又不隶属于他。我跟随圣上征战的时候,他高希还猫在乡下,屁事不懂呢!叫上大小将官来中军大营,这就商议如何攻打反贼山寨。”
    “将军,不可鲁莽行事!”亲随苦劝。
    “你敢阻拦本将军?来人,将他拖出去....”
    柳升正要发威用刑打亲随,却听营门外有急促的马蹄声,接着一声高昂的“嘶”叫声,是马儿被缰绳猛地扯住发出的声音。
    不一会儿,一个满脸风尘的驿使跑进来:“将军,八百里加急的圣旨。”
    柳升急忙拆开来看,这一看了不得。
    “什么?陛下让我听命于高希?”他又惊又怒,却也无可奈何。
    亲随接过圣旨看了看,说道:“圣旨上还说,若高希回到征剿大营便为统领,将军你则为副将,大军一应行动都要听从高希的调遣。”
    “同为侯爷,我这个侯爷比他那个侯爷,差太远了啊!征剿的功劳,注定是他高希的了。”
    另一个亲随说道:“将军,这倒未必!”
    “你有主意?”柳升问道。
    “依照圣旨的意思,高大人只要没有回到中军大营,他就不是征剿大军的最高统帅,将军才是,也就不便听命于他。”
    柳升受到了启发,眼神中焕发出新的神采,嘴角带出一丝恍然若有所悟的笑意。
    “嗯...你的意思是...只要高希还没回来,他写给我的信,我便可以不管。我现在想打山寨,就可以发兵攻打。至于圣旨...”八壹中文網
    说到这里,柳升看了看案桌上摊开的圣旨。
    亲随心领神会,上前将圣旨收了起来,说道:“将军现在还没有收到圣旨,并不知道陛下的意思。”
    柳升是要打一个时间差,先装作还没有收到圣旨,过几天“再收到”。如此,便可以有几天的时间“晚一些”收到圣旨。
    现在高希正在山上,只要不让他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