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426章 加官进爵

第426章 加官进爵

    起初,言官们认为,高希在“都城北迁”问题上,毫无读书人的风骨,露骨且一面倒地拍皇帝马屁,全然是标准的“奸臣”嘴脸,因此联名上奏弹劾他。
    永乐皇帝便下旨让他回乡省亲,意在让他避避风头。
    没想到,他先是在家乡成功组织抵御了倭寇。
    接着,又接了太子的密令,马不停蹄北上勤王,快速击败了赵王朱高燧的政变阴谋。
    高希舍身为永乐皇帝挡子弹的一幕,在他随永乐皇帝回到京师前,已经传回了京师(此时的“京师”是应天府,即今南京)。
    京师朝野震惊于赵王的鲁莽与大逆,居然想软禁皇帝,逼圣上写下传位诏书。
    言官们又抓到了一个“好题材”,弹劾赵王的奏折顿时要将养心殿淹没。
    另外一方面,高希再一次快速“翻红”。
    传闻说,皇帝陛下回銮,因为怕高希舟车鞍马劳顿牵动伤口,先是让他随驾,与皇帝同乘鸾驾。
    高希坚持不受,最后永乐皇帝让刘公公另外安排了一辆上好的马车,专门给高希使用。
    还好高希坚持不受,否则人没回到京师,弹劾他逾制的奏折估计会和弹劾赵王的奏折一起淹没养心殿。
    有一点可以肯定,高希这一次立了大功,肯定要加官进爵了。
    趋炎附势的大小官员,便找出各种由头前往高府拜访,高家的门槛几乎要被踩破。
    所谓的“拜访”,最主要的事其实并不是见到高希,因为大家都知道高希和皇帝陛下还在回京的路上呢!
    将自己的名帖、礼单和礼物送到才是重点。可是,高家两位夫人会收吗?
    送礼的官员很担心,结果这份担心完全多余。
    门房对送礼的人一律挡驾,但会收了名帖、礼单和礼物送进去。
    一会儿,管家平安就笑容可掬地出来了:“我家老爷不在京师,万事皆由两位夫人做主。夫人说了,多谢诸位大人看重我家老爷。东西都收下了,一定会告知老爷,稍后自有回复。”
    什么回复?送礼官员的理解是,以后想升官,可以来找高希求情了。
    送礼的人没想到这礼送得如此顺利,皆笑眯眯地回了府。
    果然,銮驾还没回到京师,永乐皇帝的旨意已经传达到了内阁,让草拟嘉奖在“金山卫抗倭”和“平定赵王之乱”中有功的官兵人等。
    原隶属府军前卫的金山卫军,本就是金山卫派到京师来受训的,此次立了大功,仍回籍改隶金山卫,成立新设的金山卫神机营,以加强金山卫的军力。
    原神机营将官阎红玉和田二,调任新设金山卫神机营将官,阎红玉升千户,田二升副千户。
    金山卫指挥使西贵、指挥同知侯端、金山卫前所副千户袁寿等将官,以及华亭县知县高宫等人俱有封赏,普通兵士皆发放赏银每人十两。
    天津卫两千参加平乱的官兵也俱有封赏。同样,普通兵士皆放赏银每人十两。
    天津卫指挥使左崇英收到封赏他的圣旨,笑得嘴都合不拢。
    当时他犹豫不决,最终被高希拿枪指着他,他才横下心派兵。
    实际上,他就是带着两千卫所兵到北京城外转了一圈,配合一下高希虚张声势、调虎离山之计,屁事没有,也未损一兵一卒。这份军功来得太容易了!
    西贵和左崇英即将升任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升至正二品。goΠъorg
    侯端将在西贵升任后,就任金山卫一把手,即卫指挥使一职。
    高希呢?他是这两件大事最大的功臣。
    永乐皇帝尚未到京,朱高炽以监国太子的身份主持了内阁会议,共同议定了对高希的封赏。
    首先,高希詹事府詹事一职不变,由工部侍郎调任礼部侍郎。
    詹事府詹事是正三品,六部侍郎也都是正三品。
    这一决定,看起来并没有奖励的意思。而且礼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实权,但在看重礼法的中国古代,礼部的重要性和象征性不言而喻。
    朱高炽和内阁的这一建议表明,太子下一步想想笼络人才,因为科举考试是由礼部负责的。
    另外,现在的礼部尚书吕震是靠当年靖难时投机上位的宠臣,办事能力平平,推卸责任、诬陷他人却很有一手,朱高炽看不上他。
    但吕震得永乐皇帝宠信,这一回朱高炽想借高希去动一动这个吕震的意思明显。
    其次,加高希“太子少保”衔。这是一个荣誉职位,是“太子太保”的副职,但却是正二品的职位。
    第三,诰封高希母亲高刘氏为“二品诰命太夫人”,高希的两位妻子诰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诰封之后,高希的母亲和两位夫人每月也有俸禄银子可以领了。
    高希的两个儿子高詹鲲、高詹鹏已经虚龄快七岁了,着令按之前的圣旨,择吉日入文华殿与众皇子王孙一同读书。
    至于金银财宝倒并不多,各赏了高希家人一些金银玉玩类的器物,并一些大明宝钞。
    高希也不缺钱,权当是永乐皇帝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