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359章 就这些了?

第359章 就这些了?

    众人内心都是一惊,像这种聚众请愿的事,不管对与错,永乐皇帝和众大臣都颇为忌惮。
    殿上的这帮人都是大明朝的政治精英,此刻都不约而同地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何不归面前的那两张报纸。
    没想到报纸的威力如此巨大。
    高希推动的商业模式的变革,将后世的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提前带到了这个时代,也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詹事快报》和《锦绣日报》正在悄然改变大明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态。
    又有太监将一份书信送了进来,刘公公接了:“太子殿下,这是高大人派人急送来给你的。”
    朱高炽打开一看,有点意外却也笑了起来。
    “炽儿,谁的信,为何发笑?”永乐皇帝问道。
    “父皇请看。”朱高炽将手中的书信呈了上去。
    “哈哈哈,这儿子,倒是凡事都有预见和对策。他说得对,就照他说的办。”永乐皇帝也笑了。
    其余人等却一脸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朱高炽便说道:“杨阁老,诸位大人。这封书信是工部主事高希高大人刚刚派人急送给本宫的。他说《詹事快报》和《锦绣日报》今日将龙江造船厂有作塘垮塌的事发出来,恐怕会引起民众关心和愤怒。但若有人聚众请愿,并不是他们要反对朝廷,还是要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只要朝廷秉公处置,民众非但不会闹事,反而会认为朝廷做得好,为他们出了恶气,有利于圣上树立威信。”
    “杨阁老,你教了一个好学生啊!”永乐皇帝夸赞道。
    杨士奇内心很满意,脸上微笑着:“陛下,高希所言,老臣也深以为是。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则洪水自退。这民意便也如水,宜疏宜泄不宜堵。”
    “炽儿,你这就去午门,代朕向请愿民众说明,朕定然会将此次‘作塘垮塌案’查个水落石,惩治案犯,还龙江船厂遇难工匠们一个公道。”
    “是,父皇。”
    “杨阁老,你代朕拟旨,令高希为‘龙江船厂垮塌案’钦差大臣,限七日内查清此案。”
    “是,陛下。”
    何不归听永乐皇帝这么说,内心哇凉哇凉的。
    这高希到底是有什么法宝?才被贬到龙江船厂,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只一天一夜,他又成了钦差了。
    “何不归”
    何不归听到永乐皇帝唤他,仍旧深深地伏在地上应道:“奴婢在。”
    “朕不审你,你自己去龙江船厂找高大人,说清楚你自己和你那些手下做过的那些不法情事。若真的没有不法之事,你也大可襟怀坦荡去见高大人。”
    “是是奴婢遵旨。”
    “你这就去吧!”
    “是”
    这差不多等于让何不归投案自首,何不归答得不情不愿。
    何不归没想到,以往只要皇帝站在他这一边,他们这些太监内臣就可以左右案件的走向,至少影响皇帝对某个事、某个人的看法。
    但今天,报纸新闻将民众的意见引了进来,谁也操控不民意。
    这是报纸新闻第一次在大明朝引起公众舆论风暴,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廷对重大事件的看法。
    永乐皇帝也好,太子也好,或者大臣们也好,必定会对报纸的作用产生新的认识。
    果然,永乐皇帝说道:“炽儿,詹事府和锦绣商号办的这两份报纸不错。朕也要办一份。杨阁老,你和太子商议一下就办吧!要让朕的声音和想法也能尽快让老百姓知道。”
    “儿臣(老臣)遵旨。”
    高希作为穿越人,对于公众舆论、公众事件的处理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前世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的建议是奏效的。
    朱高炽带着永乐皇帝的话直面请愿的百姓,现场也聚集了不少报纸访员。
    这大约已经是朱高炽第三次面对“媒体记者”了,他不慌不忙地说出了永乐皇帝对请愿者们的承诺。朱高炽又趁势说自己也会跟踪此事,直至垮塌案的受难工匠都获得正义,他们的家眷都得到妥善安置。
    以前别说见太子,就算是见县太爷都那么难。如今在午门外请愿,不料太子殿下亲自出马,还带来了皇帝的话。事情如此快地得到回应,让他们始粒未及。
    这些请愿的百姓都当街跪下向着午门后的宏伟皇城磕起头来,山呼万岁。
    龙江造船厂。
    监丞吴庆黄和众太监在四面透风的工棚里,苦捱了一夜。
    又冷又饿不说,太监们一个个被高希提审。
    想到甘阿嫂母子的遭遇,想到被盘剥得几无退路的工匠们,高希就再也忍耐不住自己的火气。
    吴庆黄被推进临时审讯的公事房里,这回他老实了不少,他怕高希再次让他玩“绳索蹦极”。
    “本官再问你一次,你公事房里五千六百余两银子,还有三千文铜钱哪里来的?”
    “”吴庆黄面露难色,想说又不敢说。
    高希也不和他啰嗦,对一边面无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